切斷傲性 委身構建AI福音禾場 史蒂芬
- Cherry
- Aug 25, 2024
- 7 min read
Updated: 5 days ago

「傲慢」是但丁《神曲》「七宗罪」中人類最嚴重的罪行,因為魔鬼正是出於傲慢而企圖僭越神的位置。
傲慢也是人類最難察覺的罪,因為它潛藏於心靈最幽暗的角落,總是蠢蠢欲動,伺機而出。
有好一段日子,史蒂芬的靈遭受傲慢蠶食,他卻懵然不知,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箴言》25章28節)
神安排連串奇妙的事件為他築起「護心牆」,使他不得不謙卑順服於神絕對的主權,專一為祂奉獻生命,訓練新世代的網絡媒體宣教士。
TEXT / Cherry PHOTO / Stephen Woo胡斯翰.受訪者提供
發生一件事,很正常;同一事件發生兩次,是巧合;假如同一事件發生三次,背後是不是有上天獨特的安排?
史蒂芬(黃智輝)自稱「斷腳傳道者」,他曾經十年內三次斷腳卻獲神醫治奇蹟痊癒。他接二連三受傷,原來神要摧毀的不是他的腳,而是他內心的巴別塔(一座人類出於驕傲而建的塔,參《創世記》11章1-9節)。
爸爸早逝 認神為父
史蒂芬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單親家庭,父親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已過身。「我們窮得連爸爸的殮葬費也付擔不起,要四處向人籌募。」他回憶道。為了幫補家計,他八歲便開始工作,課餘時去工廠穿膠花、賣紅豆沙、做補習老師等。小小眼睛看見同學的家庭齊齊整整,小朋友下課後都趕去玩耍而不是打工,史蒂芬不禁疑惑為甚麼自己與別不同。「在我長大後才知道這樣的成長背景建立我的思考速度和學習能力,對工作甚有幫助。感謝主我沒有像鄰居的孩子般學壞加入黑社會,嗜好只有看公園阿伯捉象棋和研究棋書!」他笑說。
中、小學皆就讀基督教學校的史蒂芬,小學六年級時在學校的佈道會上決志,原因既單純又叫人心痛:「牧師說天父是世人的爸爸,我沒有爸爸便決志信主,認天父做我的爸爸。」
史蒂芬腦筋轉得快,思考的角度也異於眾人。雖然他決志後一直在教會接受牧養,但有時候懷疑神是不是刻意使計令他有一個不幸童年,設局要他信耶穌,加上升讀大學後對外接觸許多精彩的新事物,突然發現他的世界觀與教會向他所灌輸的分歧太大;積累多年的疑惑、誤解一下子釋放出來,導致他抽離信仰,當一個世俗的大學生。
事業騰飛 離神更遠
「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章3-4節)患難令人痛苦,但也觸發我們反思、改過,向完美邁進一步。史蒂芬畢業後在十年之間竟然三次斷腳,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固然使他陷入痛苦和迷茫,然而今日他回望過去,神用這漫長的十年琢磨他的價值觀,削走他那根植在深心處的傲性。
「這三次斷腳就好像雅各和天使摔跤(參《創世記》32章22至32節),我每次都在與神角力,跟祂掙拗。」史蒂芬形容道。第一次斷腳發生在2002年他大學畢業後不久,因為打籃球而弄傷。他在醫院時思考信仰,想到自己的幾年大學生涯都沒有讓神進入生命,於是向神承諾會認真重返教會親近祂,「可是我幾個月後就忘掉承諾。」他苦笑說。
史蒂芬畢業後頭一年到新加坡做模特兒,賺夠錢還款後自己開廣告公司,把心思都放在營運公司和享受生活上,屬靈生命排在後面。史蒂芬的公司最初主攻設計廣告,但他覺得悶,於是自學室內設計和裝修,再由裝修設計豪宅轉型到裝修餐廳。從建立品牌、申請牌照到裝修店舖,公司提供一條龍服務。他聰明,加上肯學、肯捱、肯博,生意扶搖直上,由香港拓展到中國內地再衝往亞洲,為企業建立超過100個連鎖品牌,店舖達兩三萬間。「我興起許多上市品牌,當我告訴客戶我是基督徒,他們都樂意聽我講耶穌,因為他們相信是我的神祝福我,我才那麼有能耐。」
2008年,史蒂芬事業如日方中之際,他第二次斷腳,還要成家立室的大日子將臨。
「我滑水時弄斷了腳,下月便要結婚。本來醫生說我要半年才能夠康復,怎料出現了一位美國醫生用新技術醫好我,當我結婚時連下跪奉茶也做得到,神真是非常恩待我。」再嘗主恩的史蒂芬再對主承諾會獻身服事祂,然後⋯⋯又拋諸腦後。
三次斷腳 扭轉傲性
古往今來唯獨耶穌是聖潔無瑕,我們作為地上的凡人,無論如何善良必有黑暗的一面,分別在於我們是否察覺它的存在,選擇改變它或是無視它。史蒂芬的事業騰飛,在業界內已達呼風喚雨的級數;這個前途無限的成功人士還要待人熱心、友善,推動教會和機構結連。論完美,史蒂芬在許多世人的眼中已接近無可挑剔;可是在神的眼裏,他仍不夠好——原來他內心的「自我」在不知不覺地滋長,侵佔了神的絕對位置。
人看不到,但神看到。「我覺得自己很叻,無形中ego也越來越大。2012年我第三次斷腳,是我最深刻的學習和教訓。」他娓娓道來當天的情況:
「我在長沙出席品牌發佈會後趕到深圳再轉車返香港,還記得在長沙站檢查行李時職員刻意刁難我,我內心想將他千刀萬剮,因為他會害我趕不及登車。當我一踏上高鐵,左腳的同一位置又斷了!我立刻質問神:『喂,我幫祢宣教,做那麼多事工,為甚麼又弄斷我的腳?』我竟然斗膽用『喂』稱呼至高無上的神,可想而知我有多自大。」
史蒂芬清晰地聽到神說他有神不喜悅的地方,他又答應主只要醫治他,甚麼錯都願意去改。「高鐵到了廣州站,我想站起來拿行李但做不到。我心裏很詑異,為甚麼神還未醫治我?我不是跟祢談妥條件了嗎?這時候聖靈提醒我祂不是要醫我的腳,而是醫我的心。現在回想,我那時狂莽到意圖操控神!」他剖白說。抵達深圳站後車廂乘客扶他下車,「車站工作的嬸嬸推着輪椅向我走過來,她背着西斜的陽光,好像發光的天使。我不斷在哭但心裏平靜不已,便知道神在醫治我的心。」
腦炎險死 再歷神蹟
史蒂芬形容三次斷腳好像彼得三次不認主,他認為神讓相同的事故發生了三次,是為了提醒他神是慈愛而又至尊至高的屬性,人要存敬畏的心對待神。他有一段長時間要微跛走路,但他順服,沒再求主醫治腳的問題,「因為這是生命的提醒,總比我康復又忘記對神的承諾好。」他說。
2021年史蒂芬患急性腦膜炎,送院時已幾近昏迷。他還在深切治療部時收到一場兒童佈道會和神學院教學的邀請,他憑信心答應。「我內心很平靜,十年來我活在神的心意下,祝福了許多人,沒有枉費人生。況且神好像藉着這些邀請告訴我還未到返天家的時候。」結果史蒂芬順利出院,而那場兒童佈道會幾乎全場的小朋友決志信主,叫他感動不已。
經過一場大病的折磨後,史蒂芬明顯感到腦袋不再像往日般靈活,但他所信的神是「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的主(《詩篇》103篇3節),只要祂願意,沒有難成的事。有一天史蒂芬去針灸治療腦膜炎後遺症時行錯路經過一間跑步宣教事工機構,當中的牧師樂意教他跑步,漸漸他受傷的腳終能承受運動的負荷。「很奇妙,我去醫治頭腦,神卻要醫我的腳。」他笑說。更奇妙的是神藉着跑步同時治好他的腦袋,思維回復靈活。
AI世代 宣教更易
自第三次斷腳後,這十多年來史蒂芬獻身宣教,把他最拿手的品牌管理思維帶進教會。他解釋道:「建立或活化品牌是建立一套文化,因此宣教策略也更準確和持久,品牌的形象也能夠向人展示生命的意義。」品牌管理多年來是商界重要的環節,但他坦言至今許多華人教會仍較難接受把它融入教會管理中:「現今世代瞬息萬變,但很多教會害怕改變,繼續以不變應萬變。沒錯神的真道是永恆不變,但我們可以用萬變的創意表達不變的真理,加強宣教事工的效果。」
史蒂芬另一個服事的異象是推動網絡媒體宣教,尤其是活用普及化的AI科技。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史蒂芬已鼓勵教會開展網絡媒體宣教,但成效甚微;直到疫情爆發後教會要轉投虛擬世界找尋出路,加上時下的AI熱潮,才越來越多肢體重視網絡的宣教力量。「這三年疫情我裝備了超過1,500位同工,他們各自興起自己的宣教品牌和平台。以前我們辦『網絡媒體宣教思維』課程沒人有興趣,改辦『AI生命動畫網絡宣教』卻大受歡迎,有大約1,000人報讀!」他感恩地分享道。史蒂芬曾把個人見證製成福音動畫網上發佈,祈求有100人收看;而這1,000個學員的作品,已總共超過一千萬觀看次數,神的賜予比他所想所求的多100,000倍!
當AI不再是IT高手的專屬領域,運用的門檻大幅降低,更顯現今時今日是「co-creation」(共創)群策群力的世代,人人皆有能成為網絡媒體宣教士。他鼓勵信徒成為拓展天國國度的「福音鍵盤戰士」:「神不是只呼召有能力的人,而是讓被呼召的人有能力,就如《馬太福音》25章21節所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我曾教授北歐的教會製作福音動畫,有一位瑞典婆婆由不懂開電腦到至今製作了過百條福音影片,跨國的弟兄姊妹用她的作品教主日學。科技幫我們賺了時間,何不把這些時間奉獻給主,透過網絡媒體宣揚福音,為主盡忠?Let’s be faithful.」
史蒂芬第三次斷腳見證動畫
Version 1
Versio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