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轉工跳槽
為耶穌
斜槓職場祭司 葉彪

01:09

01:02

01:12

01:17

01:57

01:30

01:44

01:39
天使心福音動畫
封面故事


轉工跳槽為耶穌 斜槓職場祭司 葉彪
銀行/地產/物業管理/教師/作家/移民顧問/DJ/殯儀/博客/保險/園藝/節目主持/政府顧問/雜誌出版人/工廠老闆/教會行政⋯⋯ 葉彪屈指一數,曾從事的工作或職位竟然超過40多份,連他本人也大吃一驚。 「金錢」是人們跳槽的重點,而他的重點卻是「幫人」,哪裏有人要幫,他就去哪裏。 斜槓多到數不清的他,有一份工他必會打足一世——主耶穌的職場祭司。 PHOTO / Stephen Woo 胡斯翰・受訪者提供 今年「登六」的葉彪Michael早在「斜槓」(slash)的概念還未出現前,已游刃於各行各業中。從銀行打工仔到跨行業的總監,他沒有地上的父蔭,單靠天上的父蔭——天父的幫助而開闢一個又一個的未知領域。 重浸粉碎傲性 當許多人猶疑多年也未敢踏出安舒區轉投新工作時,Michael這個「超級斜槓族」着實大膽過人。有趣的是他渾然不覺自己勇敢,因為對他而言職場不是戰場,而是為主祝福別人的禾場,因此每一趟「跳槽」都仿如順水推舟般自然。 Michael生於「信二代」家庭,廿多歲時曾經迷失;後來神帶領他重返教會,「重浸」的掙扎拔除了他從小種下的傲根。「因為我喜歡笑、

Cherry


談生論死 談何容易? 黃民牧師
死亡這事兒,有人豁達待之,也有人視為忌諱; 無論抱哪種態度,真正懂得應對這人生最終章的人極少,懂得教的人更少。 黃民牧師是系統性教授生死教育的先驅, 與公眾談生論死固然不易, 然而透過知識讓人坦然正視死亡, 不止是他的心願,更是神托付給他的使命。 PHOTO / Stephen Woo 胡斯翰・受訪者提供 我們恐懼,往往源於不解和無知。死亡是許多人不敢說、不懂說、不願說的課題,但人人不得不親自體驗死亡,怎可以將它無視? 「不是所有人類的歷史和文化都忌談死亡。其實人一出生便邁向死亡,我們忌諱死亡的態度值得反思。」黃牧師說。他的目標是藉着教育,打破不說與恐懼的惡性循環,要人死得明明白白。 讓黃牧師思考死亡的源頭,始於一件與他十分切身的悲劇——家裏一對出生僅數月的攣生小弟弟因病夭折。當時他只有十二三歲,向父母追問弟弟們的死,大人卻不願說,只着他不要問、不要理。 他見證着媽媽的肚子一天天隆起、寶寶呱呱墮地,兩個弟弟卻來不及長大便長埋黃土,怎可能不想、不聞、不問? 遲早要死 不如預先裝備 「既然人會死,弟弟死後會去哪裏呢?我很害怕,渴望知道答案。後來我升讀

Cherry
萬人見證


淡然前行 在神恩中學習不焦慮 伍志豪
面對人生起跌與不確定,伍志豪(Mark)總能以平靜與信心迎向挑戰。在他身上,能看到一種淡然與堅定——縱然面對香港人移民加拿大申請的無了期等待、前景未明,他仍以感恩的心相信「恩典已然足矣」。 PHOTO / 受訪者提供 Mark 是在高考前參與佈道會信主,至今超過三十年。他常說自己沒有甚麼特別的遭遇或經歷可分享,只是平實地過每一日的生活。他覺得自己就是懷着感恩的心,順其自然地努力生活。人總會遇上困難和起跌,但相信神的看顧,就能在高低起跌中處之泰然。 行公義 好憐憫 過好每一天 雖然現在Mark已取得多個學位和專業資格,但從學生時期到職場生涯,Mark都經歷過計劃落空與意外轉折,但他總能從中看見神的安排。「信主不久就是放榜的日子。雖然我的理科成績不俗,但因為英語未達標未能入讀港大法律系。那時當然很失望,最終入讀了浸大的工商管理系。回想過來,我不單發現商科很適合講求實效的自己,也因着大學生活突破了很多界限,例如拙口笨舌的我竟然參加了三年的大專辯論比賽,讓我的溝通技巧有很大提升。入不到心儀學科是遺憾的,但最重要是從自己當下的位置努力。」 Mark 自言十
關美靈


近在咫尺的小天使 《中年好聲音3》 陳芷盈
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是甚麼?死亡?移民?都不是。 由福音歌手到登上《中年好聲音3》的舞台,陳芷盈(Yanji)始終以歌聲訴說上帝的愛,無論面對多少挫折,放棄從來不是她的選項,因為她深信愛能戰勝沮喪、療癒傷痛,綻放盼望的光芒。 「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是所愛的人近在咫尺,卻未曾察覺你的愛。」 PHOTO / 受訪者提供 為愛而戰的使命 「全也是你兩手,無聲卻在背後,能贏盡多少豐收,遍踏地球,難及在你身邊更富有……」在《中年好聲音3》決賽舞台上,Yanji深情演繹〈小天使〉,一曲未終,台下父母已是淚水盈眶。 決賽後,Yanji跑去緊緊擁抱着父母,用臉頰一吻表達難以言盡的感激。「我想將這首歌獻給爸爸媽媽,他們是我的小天使,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能夠走到今天,謝謝他們讓我能夠堅持音樂的使命,用音樂感染人心。」 對於賽果,許多人都替Yanji不值,認為她明明可以爭取更高的名次,卻未有在決賽發揮所有實力,對此她露出一貫的瞇眼笑容,真誠地答道:「我並無因為取得第七而不開心,不少朋友安慰我,甚至有工作人員抱着我哭,但我反而安慰他們,因為對我而言,成敗得失如浮雲,我
皓恩
我寫我心
銀齡天使心



陳永盛牧師
序言


愛,仍在延續
最近再一次出隊放映福音電影《愛 Plan B》,這已經是我們第四次到三聯市放映。 有弟兄姊妹坦言,心裏在想:「我們這個社區那麼小,會不會已經飽和了?還能再邀請到朋友來看嗎?」 然而,神的工作,總比我們的想像更深、更廣。當天,我與同工如往常一樣,提前四小時到教會,開始準備放映的銀幕、投影設備和音響。雖然只是熟悉的步驟,但每一次擺上,都像是在說:「主啊,我們願意再一次為祢的福音打拼。」 出乎意料的是,教會弟兄姊妹竟成功邀請到超過四十多位朋友前來觀賞,而且每一位都是實名登記,這表示他們十分重視到來的嘉賓。他們還安排陪談員貼心地坐在新朋友的身旁,一同觀看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福音電影。聚會後,更以準備好的見面禮物和茶點熱情接待,使整個晚上充滿愛與人情味。 電影播放完畢時,燈光漸亮,許多人的眼角仍閃着淚光。那一刻,空氣中瀰漫着一份難以言喻的感動——神的愛正悄悄地在眾人心中流動。祂藉着《愛 Plan B》的故事,撫摸破碎的心靈,喚醒沉睡已久的盼望。當晚,有人流着眼淚舉手,願意接受主耶穌為個人的救主。 當我回過頭來,看見坐在我身邊的那位來賓,仍神情專注地望着螢幕。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