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兩黨合併不成 省選難有突破

  • Writer: 鄧永璋
    鄧永璋
  • Jul 14, 2024
  • 4 min read

Updated: 2 days ago



數月前筆者曾經寫有關十月卑詩省選的文章,當時多項民意調查均顯示執政新民主黨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估計在省選中可以穩操勝券;但世事如棋局局新,政局也不例外,有消息傳出,作為反對黨的卑詩聯合黨可能會與卑詩保守黨合拼,一起對抗新民主黨。若是如此,執政權便有可能不再是新民主黨的囊中物了,這一切又要從民調開始講起。


TEXT / 鄧永璋 

 


更改政黨名字弄巧反拙

近期有幾個民調結果均顯示,目前在省議會中只得數個議席的卑詩保守黨突然冒起,民意支持度大幅上升至三成以上;反觀作為官方反對黨的卑詩聯合黨,民意支持度卻大幅下滑,降至只有一成多的民意支持度,而新民主黨的支持度則維持在四成。省民不禁要問究竟發生何事,令卑詩聯合黨的支持度降至只有一個小政黨的程度呢?


時事評論員黃鑑文分析,當初卑詩自由黨更改政黨名字,一來是希望給選民一種新鮮感,二來是要與目前民意支持度低的聯邦自由黨劃清界線,可惜事與願違。「民眾不習慣這個新的政黨名字,很多時都會問這是個甚麽政黨,而大家在言談間仍會稱『聯合黨』為『自由黨』。另外,自由黨這個招牌在聯邦層面不是太好,但新的聯合黨名字又沒太多人認識 ,結果民眾就選擇了卑詩保守黨,覺得這個選擇可能會正確點。」


他又說,雖然兩黨的理念有相似之處,但仍是有分別的。「例如在毒品政策方面,在卑詩保守黨方面可以很直接地告訴民眾他們不贊成(毒品)非刑事化,以及主張戒毒,雖然聯合黨也持相同的立場,但立場就不如卑詩保守黨般强硬,給人的感覺是假如選民要有安全的社區,可能卑詩保守黨就是答案。」


兩黨還有其它合作方式

卑詩大學政治系講師Stewart Prest則指出,聯邦保守黨近期的高支持度,亦幫助了卑詩保守黨一把,因兩黨的名字相同。他又認為如卑詩保守黨與卑詩聯合黨要合作,合併並非唯一的做法。「兩黨有非正式的渠道可以合作,例如不安排候選人在同一選區互相競爭,亦可以在選舉中不互相攻擊,讓省民在兩黨之間選擇。宣傳品則只針對新民主黨,不會互相攻擊。」


即使合作方式很多,但兩黨始終談不攏,更在五月底各自發聲明互相指責。卑詩保守黨黨領羅仕德在聲明中斬釘截鐵地指出,兩黨在今個秋季的省選前都不會合併,又稱該黨在去年底向卑詩聯合黨黨領馮宜幹提出合併,但對方以粗言回應,今年二月再嘗試亦未能成功,他指責馮宜幹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自己以及權力。卑詩聯合黨所發出的聲明則指卑詩保守黨拒絕接受聯合黨所提出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兩黨不會合併,但兩黨不會在省選中互相攻擊,亦不會派候選人與爭取連任的候選人競爭,假如兩黨所贏取的議席數目超越新民主黨,可組成聯合政府,但羅仕德拒絕了。






不合併勝選無望

兩位黨領各說各話,很難判斷誰是誰非。然而筆者認為,目前新民主黨氣勢如虹,兩黨單打獨鬥根本沒可能擊敗新民主黨,反而會分散各自的票源,最終就是鷸蚌相爭,令新民主黨這個漁人得利。雖然兩黨合併或合作,不一定會做到「一加一等於二」這個理想效果,但即使這樣,也總比單打獨鬥好。卑詩保守黨最初想與卑詩聯合黨合併,可能是由於看到兩黨的理念接近,恐怕會分散票源,但其後又不願意接受卑詩聯合黨提出的條件,也許是覺得該黨所提出的條件不太公平,而且該黨的民意支持度不斷下滑,擔心被該黨拖累。


至於卑詩聯合黨最初不想與卑詩保守黨合作,則可能覺得民調不一定準確,而該黨是一個在議會中擁有20多個議席的官方反對黨,為何要在議會中與僅得數個議席的卑詩保守黨合作呢?及後看到自己的支持度進一步下跌,因此才改變主意。當然,就算兩黨合併,誰當黨領亦是一個要協商的問題,但合併失敗的真正原因,卻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不管如何,筆者相信作為基督徒的選民,都希望新民主黨在省選中落敗,因為該黨的毒品、性取向及性別多元政策,均與《聖經》的教導背道而馳。既然現在有一個機會可把新民主黨拉下馬,基督徒會樂見其成,讓新民主黨得到懲罰。願上帝繼續作工。


「惡人一切的角,我要砍斷;惟有義人的角必被高舉。」(《詩篇》75篇10節)


 

羅仕德的背景

現任保守黨黨領羅仕德(John Rustad)曾是前稱卑詩自由黨的成員,曾擔任內閣廳長,其後因為與現任卑詩聯合黨黨領馮宜幹在氣候轉變源頭的看法上有分歧,於2022年8月被馮宜幹逐出黨團。去年2月羅仕德加入卑詩保守黨,並於同年3月角逐該黨黨領一職,最後在無競爭對手下自動當選。



關於鄧永璋

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 經濟系畢業,在溫哥華數家華語傳媒機構任職資深記者及新聞主播,現職Omni多元文化電視台資深記者, 亦是基督教報刊專欄作家,著作有《人在做 神在看》。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