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哀傷同行Do’s & Don’ts

  • 馬革思
  • 3 days ago
  • 5 min read


當身邊有親朋好友經歷哀傷或失去,除了叫他們節哀順變,我們還可以說甚麼? 我們又應該或不該做甚麼?

少說話、多做事;先寧靜、再聆聽。

不教導、不批判;不打擾、不強求。

以上是馬革思從自身的哀傷經歷和在死亡學(Thanatology)中的學習和研究所提煉出來的口訣。

至於實際上要如何做好安慰和同行的事工,以下是一些具體的Do’s & Don’ts!


TEXT / 馬革思



Do's:該做的「行動」


1)Show Up 即時陪伴

當《標竿人生》作者華理克牧師(Pastor Rick Warren)得知他的兒子Matthew因受長期情緒病困擾而自殺身亡後,他的小組馬上在10分鐘之內一起到達牧師家中,陪伴牧師。實際的陪伴、緊緊的擁抱,有時勝過千言萬語!訪問過很多經歷哀傷的人,哪怕他們本身是內向性格的,他們都不會抗拒最親、最信任的人陪伴在側,他們害怕的只是他們不當的慰問和指指點點而已。


2)Shut Up 保持沉默

剛剛經歷哀傷的人,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安全而又能夠讓他們喘息的「空間」。在這些時候,如果不知道該說甚麼安慰說話,那就可以容許自己甚麼都不說,保持靜默。當你靜默的時候,除了可以默默為對方禱告之外,也可以留意一下對方的呼吸。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和信任,往往都會因為感覺「同頻」而建立起來。在對方感覺安全的空間,先以呼吸跟他「同步」,用呼吸感受他當下的感受。不用說話,慢慢地「先跟後帶」,然後讓自己的呼吸也變得深層,對方也很自然地會跟你同步,一起深層呼吸並慢慢放鬆下來。


3)Listen Up 專心聆聽

當你遇上剛經歷哀傷的人,他不一定有能力跟你說或分享些甚麼。先聆聽他們的肢體語言,等到他們的情緒都慢慢平伏起來,並且可以用言語表達的時候,你只需要做好「聆聽者」的角色便足夠了。充當對方的「人肉樹洞」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因為我們都習慣「回應」對方,覺得起碼是一種禮貌和尊重吧!然而,我們也慣性地以評價、批判或教導等理性回應來表示我們的關心。剛經歷哀傷的人,其實很想把鬱在心裏的情緒「表達」出來,可是他們也害怕聽到不合宜的回應,往往因為害怕被「二次傷害」而不敢再表達。


4)Reach Out 主動支持

在你病倒的時候,你有聽過親朋好友這樣跟你說嗎?「有甚麼需要幫忙就隨時找我吧!」可是,有多少個真的會找人幫忙?經歷哀傷或甚至抑鬱的人,大部分都會把自己關起來。那麼,我們主動伸出緩手,還有用嗎?這裏的關鍵是在於你怎麼問。「有需要就找我」是很被動的問句,沒錯這樣不會給對方壓力,沒有錯的,但也沒有果效。更好而又不會給對方太大壓力的回應,就是直接提供一些最實在的幫助,例如直接告訴他你會晚上6時給他買一些日用品,到他家放下便會離開,不打擾他休息。這樣的支持,既「主動」又「具體」和「實際」。 但關鍵是你要先細心觀察對方真正的需要,不要把他不需要的強加給對方。


5)Help Out 實際幫助

當你做好以上四點,對方應該會對你有足夠信任而又願意接受你給他的實際幫助。關鍵是你首先要細心觀察對方真正的需要,不要把他不需要的強加給對方,而幫助也必須要量力而為。千萬不要隨便說可以幫忙但卻辦不到!假如你不確定自己能否幫得上忙的話,就不要隨意答應或提出,因為萬一你做不到,你和他的信任感可能會馬上被打回原形。或許你可以安排其他人替代你,但在他的心目中,那個人又是否得到他同等級別的信任呢?他又是否認可你的朋友去辦這件事呢?所以,提供實際協助也必須安排得妥當,否則可能越幫越忙。


Don'ts:不該說的安慰說話


1)不要說「你不要/你應該要... 」

✘ 「你不要太傷心!」、「別想那麼多了!」、「你應該要堅強點!」

這些限制哀傷者表達和宣洩情緒的說話就不要再說了!情緒要有出口、能被表達出來,療癒才能啟動!心中的鬱結要是持續被壓抑,很容易會變成更嚴重的情緒病。

✔ 建議可以說:「想哭就哭吧!想說甚麼都可以!」、「放心,有我在。」


2)切忌說「你怎麼還沒有... 」

✘ 「你怎麼還沒有放下?」、「你為何還是這麼悲傷?」

當哀傷者對你有足夠信任,又願意跟你分享他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時,他們是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氣的,可是你卻用這種反問式的語調對他們所表達的真實情感進行評價!他們聽到你這樣的回應,會感到很大壓力,而且覺得自己很不正常,以致下次就不敢再分享真實感受了。

✔ 建議可以說:「你有這些情緒和感受,也很正常啊!一下子就完全放下才不正常呢!」、「你還有甚麼感受?我在聽啊!」


3)減少說「節哀...」

✘ 「節哀順變!」、「R.I.P!」、「一路走好!」

以上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安慰說話,意義上就好像我們在街上碰到朋友,寒暄兩句然後說一聲「有空喝茶」一樣。對於很久沒見或並不相熟的朋友,這樣的慰問或許算是聊勝於無,就好像告訴對方「我看到」,然後放低網絡帛金轉身就走。要是你跟哀傷者本身都很稔熟的話,這幾個字的安慰說話就變得冷冰冰了。有機會見面的話,簡單一個擁抱或輕輕拍一拍肩膀,可能勝過千言萬語!若然不能見面,簡單私訊叫他好好照顧自己,也總好過貼一句冷冷的R.I.P!

✔ 建議可以說:「*hugs*」 、「好好照顧自己!」、「為你禱告!」


4)小心說「我明白...」

✘ 「我完全明白...」、「我明白你的感受...」

哀傷者被負面情緒困擾的初期,都期望有人明白他們那說不出的感受,但同時也會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人明白他們。無論你是否過來人,你大概也希望告訴他們「我明白」,可能只是想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不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假如你和他的信任感沒有建立好而又把「我明白」三個字掛在嘴邊有如口頭禪,他們反而會覺得:「你明甚麼?你又不是我!」 所以,「我明白」要小心用,不可濫用。

✔ 建議可以說:「我未必可以完全明白你此刻的感受,不過我會繼續聆聽,嘗試去感受你的感受,陪你

一起走過這一段艱難的日子。」


5)謹慎說「《聖經》這樣說...」

✘ 「這些都是神的安排!」、「天家會再見的!」、「《聖經》這樣說... (然後給他說句金句)」

沒錯,神的話肯定是對的,可是,哀傷者此刻需要的,不是理性的教導,而是感性的連結和情緒的輸出。哪怕對方是一位虔誠的信徒甚至是牧者,他們到最後都是一個普通人,他們有神賦予給他們的情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陪伴、安靜、給對方空間、容許和接納他當下的情緒、不給予教導和批判。用心聆聽和給予對方最大的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 建議可以說:「嗯... 我聽到,可以再說多些嗎?」、「真的很不容易」、「你已經很勇敢了!」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