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他說:「甚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耶穌說:「你若願意做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門徒聽見這話,就稀奇得很,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看着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並且承受永生。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馬太福音》19章16-30節
TEXT / 楊學義牧師
《馬太福音》19章16-30節一段敘事文前後有兩段對話,其中包括五個向耶穌發問的問題。前一段是耶穌與一個少年人的對話(16-22節),那少年人先問耶穌三個問題:
①「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16節)
②「甚麼誡命?」(18節)
③「還缺少甚麼呢?」(20節)
後一段是門徒因聽見耶穌回答那少年人的話,接着問了耶穌另外兩個問題:
④「這樣誰能得救呢?」(第25節)
⑤「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第27節)
以上五個問題頗具意義,且有連貫性。若把這五個問題串連起來,或許有助讀者思想「信仰人生」。「信耶穌」,是甚麼?為甚麼?要甚麼?做甚麼?得甚麼?
敘事文中與耶穌對話的少年人,甚有財富(22節);從表面猜想,他對人生的態度十分積極進取、不斷追求理想,並且行事為人循規蹈矩。若借用現代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的「五層需求層次」理論稍作分析,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至接下去的「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這少年人都一一得到滿足了。在最高的「自我實現」層次上,似乎他覺得還有未臻完善之處。在他當時的宗教文化背景中,顯然他認為「得永生」就是人生追求最崇高的目標。他既有一個十分正面的追求理想方向,亦認定在耶穌那裏必能找到實現「得永生」這理想的答案(有些古卷的手抄本記載他尊稱耶穌為「良善的夫子」)。他謙卑地到耶穌面前求問,態度誠懇不在話下。在人看來,這少年人在各方面都相當難得。《馬可福音》的版本記載說:「耶穌看着他,就愛他。」(10章21節)
①「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從少年人發問的第一個問題可見他在思維上一個既有的概念,「做善事」與「得永生」有必然的關係,他問的問題是「該做甚麼善事」;甚至可能有「還有甚麼該做的善事」的含意,因為從下文得知他自以為從少謹守一切誠命,在善事方面似乎已經做無可做,但仍未達到「得永生」的目標。耶穌的回答就從「善事」說起,指引他認識《聖經》信仰一個基本的真理:「只有一位是善的。」(19章17節)耶穌要指出「善」的準則並非由人自己決定。只有上帝是「良善」的,亦只有上帝有權界定何為善惡。「善」的真理從起初就有。這少年人熟讀《摩西五經》,對《創世記》第2至3章伊甸園的故事不會陌生。上帝如何吩咐人類始祖亞當夏娃不能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16-17節),因為那分別善惡樹象徵分別善惡的權,是上帝獨有的;分別善惡樹就好像上帝給人的一條界線,人不可越界,否則必死、與上帝的生命隔絕,上帝與人的關係亦必因此破裂。蛇引誘夏娃吃「禁果」的甜言蜜語,也離不開那分別善惡樹:「因為上帝知道你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上帝、能知道(意思是有權判斷)善惡。」昔日始祖犯罪,不單只違犯上帝的命令,而更嚴重的是刻意越權,意圖自己「做上帝」。
②「甚麼誡命?」耶穌對那少年人說:「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17節)耶穌要進一步校正他的思維,不是「得永生」,而是「進入永生」。永生是上帝的恩典,並非任何人配得的,亦非一種交易,不能憑人自己的本能、做甚麼換取而得。「進入永生」是耶穌在前文《馬太福音》18章8-9節教導的用語,其含意包括「被接納才能進入」;「進入永生」亦意味着人要行走的一個歷程。耶穌刻意提及「就當遵守誡命」,意思並不表示遵守誡命就是進入永生的「條件」,其用意是要反映那少年人本身錯誤的思維和心態(耶穌清楚知道)。當耶穌回答他「甚麼誡命」的發問,耶穌特別列出那些與「行善事」直接有關的誡命,正正是那少年人自以為具備的強項。他對耶穌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這反映他心中存着藉「守誡命」以致「得永生」的誤解。耶穌要讓他明白,「永生」是人與上帝關係的一個代名詞,「進入永生」意味着人與上帝的關係需要建立和增進;「誡命」(指十誡而言)的真義並不是表面上的宗教誡條、要人墨守成規,人亦不應因遵守誡命而自以為義。上帝設立「誡命」,目的是為人提供「進入永生」的方向指南,讓人懂得如何活出一個「進入永生」的人生。《申命記》8章2-3節說明昔日在埃及曠野時期,上帝賜以色列人「誡命」的原意,是「使你知道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③「還缺少甚麼呢?」那少年人雖然自認為遵守了一切誡命,他總覺得仍有不足、像還缺少甚麼似的。這是他可取之處。耶穌要幫助他校正觀念,人生追求最高的目標,不是「得永生」,而是「作完全人」。這是耶穌在《馬太福音》5章48節前文的教導:「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耶穌要求那少年人去變賣所有分給窮人,並來跟從祂,似乎對他十分苛刻。讀者難免產生誤解,以為凡信耶穌必須變賣財富。耶穌要那少年人明白其中的用意。他自以為遵守了一切誡命,卻不願意把所有的分給窮人,何談「愛人如己」?他雖然行事為人頂天立地,但他的財富產業就是他心中的偶像,變相成為他的上帝。他若要「進入永生」、作完全人,就必須願意放下心中的偶像,將生命的主權交給耶穌,讓耶穌成為他人生的主宰。這是跟隨耶穌的真義。耶穌在《馬太福音》6章24節前文有明確的教導:「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財富的意思)。」對那少年人來說,財富是他的命根子,是絕對不能捨棄的。人擁有財富本無不好,本是福份,若以財為「主」,顧名思義就是「財主」。很可惜,那少年人因產業很多,財富卻成為他「進入永生」最大的障礙。最後他憂憂愁愁的走了。
④「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因見那少年人內心掙扎,門徒也因而忐忑不安,便對門徒說:「財主進天國是難的。」(第23節)當時門徒有內心作難的同感,耶穌就引導他們,需要重新深入思考「跟隨耶穌、就當捨己」的真義。要捨棄一切才能跟隨耶穌的要求實在太高了,門徒都心存懸問誰能做到。耶穌看着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第26節)耶穌的回答指出「捨己」並非一條死胡同,不憑己力、信靠上帝才是出路。
⑤「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這是彼得心存的疑問,亦反映所有門徒心裏懷着莫明其妙的感覺。耶穌清楚回答門徒,他們將來要與主一同坐在榮耀的寶座上,「承受永生」是由始至終的結果,門徒現今活在世上為主撇下一切,並非損失,反而必得百倍。第29節耶穌說:「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的⋯⋯」此話聽來十分極端荒謬,令人難以接受,豈不如喪心病狂嗎?其實耶穌的意思並非要求跟隨祂的人斬斷親情、不問世事。耶穌所要求的,就是跟隨祂的人在所有自視為最重要、最寶貴的事上,願意放下自己的主權、把主權交給耶穌,一切讓耶穌作主。這樣必要得着百倍,就是一幅在地上「進入永生」人生的寫照。
留意本段經文(第30節)最後耶穌說的一句話:「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這句話在接下去的一段經文《馬太福音》20章16節再次出現,十分值得讀者深入反思。這句話或許可以應用在現今北美洲一些歷史悠久的西方教會、甚至一些華人教會,紛紛正在處於裹足不前、甚至不斷萎縮的狀態中。
還有一點值得讀者注意,以上一段敘事文在《馬太福音》19和20章上下文的情節明顯有相連的主題。上文記載當時耶穌正從加利利前往猶太境地途中,首先遇着一些法利賽人以「可否休妻」為題要試探耶穌;耶穌直截了當回答他們,指出從前摩西容許人休妻,是「因為你們心硬;但起初並不是這樣。」(《馬太福音》19章8節)。言下之意,信仰的反思往往需要回到《聖經》「起初」的觀點,往往發現人屬靈生命薄弱膚淺,最核心的病因就是「心硬」。敘事文記載隨後有人帶着小孩子來見耶穌,求耶穌為小孩子們按手禱告,遭門徒攔阻,耶穌卻很歡迎小孩子來到他面前,並對門徒說:「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章14節)。像小孩子一般因純真而有的謙卑、因無助而有的信靠,就是「進入永生」需要具備的態度。敘事文再接下去,《馬太福音》20章1-16節耶穌所講「葡萄園的比喻」,正要指出孰有「主權」的核心問題;那些身為僕人、雇工的,因以「論功行賞」為合理的觀念,莫視了「誰是主人」、「誰有主權」的事實。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盼望讀者藉此「信仰人生『五問』」反思「信耶穌」的真義,在新的一年裏,重新立志跟隨主耶穌,重整信仰人生。
關於楊學義牧師
楊學義牧師在70年代初由香港移居溫哥華,1988年蒙召被差往澳門宣教,曾在港澳地區植堂牧會7年。1998年在維真學院神學畢業後被差派往北三角洲區開荒植堂,在陽明山華人神召會牧會8年,期間由加拿大神召總會(PAOC)按立牧職。往後15年,先在列治文華人播道會擔任領導牧師11年,後在基督教頌恩堂牧會4年。現任K-PACT Canada Mission Association加拿大福音差會(印尼跨文化宣教)總幹事,讓更多印尼人得聞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