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Cherry

走出教會四堵牆 讓人經歷主的愛 彭錦威




上帝的愛無處不在,假如我們將上帝的愛局限於教會的四堵牆內,怎可能向世人彰顯基督的榮美?

彭錦威既是傳道,又是省議員;他既服事上帝,又服事人民。這位走出教會四堵牆關懷社區的牧者,從不認為政壇是教會的禁區,而是為主活好人生這台戲的其中一個舞台,同樣能夠叫人得着源自基督的愛。


TEXT / Cherry PHOTO / Stephen Woo 胡斯翰



人要嘗過失敗的滋味,才懂得如何調整自己重新起程。現任加拿大安大略省省議員彭錦威傳道(Billy)對年輕人特別有負擔,因為他少年時期得過且過,也曾經被人放棄;多得上帝對他不離不棄,還以恩典和憐憫成就今天的他。傳遞上帝當年行在他身上的恩惠,是他願意窮畢生呈獻的祭。


失意少年成熱心義工

「人家『名列前茅』,我卻是『名列後茅』!」Billy笑着娓娓道來少年時代的故事。他自小無心向學,成績不佳,升讀中學後仍然渾渾噩噩,直到被學校「邀請」退學才驚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現實。


「老師鼓勵我留級重讀,我便發奮讀書,名次由全級200多名躍升到20多名。」通常改善成績的方法離不開找補習老師,Billy卻反其道而行,將自己變成了補習老師——他參加社區關懷學會,幫街童義補,既可逼自己裝備知識去教學生,又可幫助別人。他分享說:「當時我讀中四,幫石硤尾徙置區小學至中一的學生義務補習。我第一次離開安舒區接觸這些小朋友,令我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東西。這些學生年紀輕輕便要面對社會殘酷,以及家庭和經濟的挑戰,我聆聽他們說自己的故事,也得以了解不同背景的群體。」Billy非常投入這份義工,即使在應付課業和會考最忙碌的時候,他仍然堅持每天義補兩小時,成為他服事社區的初體驗。


上帝親自回答人生疑問

「也要憑愛心行事,正如基督愛我們,為我們捨了自己,當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獻與神。」(《以弗所書》5章2節)Billy的善舉完全符合這句話,然而在教會學校長大的他當時並未信耶穌,這些愛心行動純粹出於助人自助的念頭。他坦言信主前對「神愛世人」的「口號」反感:「我做社區工作前也曾有人帶我去教會,但我不肯信主。我認為,假如真的是神愛世人,為甚麼我比好些基督徒更熱心參與社關工作,為人付出,而教會人士則只愛教會內的人?當然,到我信主的時候已解決了這個疑惑。」


Billy大學升讀香港理工結構工程系,有同班同學向他傳福音,挑戰他連校舍都需要工程師周詳規劃一切,為何竟認為浩瀚宏大、井井有條的宇宙沒有一位設計者?「我以前在學校早已聽過有關一位創造天地的上帝,同學的問題引發我再去思想。當時我正在思考未來的人生前路。有一晚我到碼頭邊聽海浪,舉首向天問了兩個問題:『倘若祢是上帝,請祢讓我知祢是誰?倘若祢是上帝,也讓我知我是誰?』」


後來Billy跟隨學校外出作地質考察時遇上一位基督徒同學邀請他決志信耶穌,他欣然答應。同學邀請他讀《聖經》,他回家打開《聖經》由《創世記》讀起,豈料第一句便是「起初,上帝創造天地」(1章1節)。「上帝給我的回應清晰直接,我的心立刻揪了一下,要合上《聖經》定一定神。」他回憶說。


「祢是誰?」這問題,上帝藉着祂的話語直接解答;至於「我是誰?」,上帝的恩手拖着Billy走漫漫人生路,陪着他一起發掘自我身份的答案。


回應呼召 拓闊服事光譜

心儀設計的Billy由工程系轉讀設計系,然而入讀後才知設計系的課業極之繁忙。「設計系是『斷六親』的學系,同學們每星期平均只有16小時睡覺!」他苦笑道。雖然高壓的課業佔去他大部分時間,他仍然努力投入教會事奉和社區服務,回報上帝讓他能夠成功轉修設計系的許願。當他正在每天享受着修讀設計課程的期間,他在每天的靈修裏感受到上帝呼召他做傳道人。


「那時我轉讀設計系才不久,這呼召是否來得太早?我向屬靈前輩分享蒙召與掙扎,他們一致認為上帝的確在呼召我,於是我順服回應呼召,退學理工設計,轉修神學,裝備自己作全時間傳道。」


從神學院實習到神學畢業後牧養教會期間,Billy服事社區的光譜更闊,從邊緣青年、籠屋老人到越南船民,皆是他關顧的對象;縱然在過程中他看到教會的限制,但同時也感恩找到渠道銜接受助的對象。


「例如邊青,附近的教會未必能夠應付他們的需要,我便聯絡互愛中心支援。互愛只需用一小時便做到我花一整年才達到的效果!讓我深深體驗主內彼此配搭的重要。又如服務籠屋老人,我的角色是給予他們心靈關懷,生活需要則轉介社區服務機構跟進。」


Billy不斷進修神學,在安省神學院進修畢業後,2001年加入加拿大華播中心擔任總幹事,全職以廣播和漫畫事奉上帝,直到2018才退位讓賢。



為下一代踏上政壇

《箴言》說:「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20章24節)上帝一步步牽領Billy尋求「我是誰?」的答案,從工程系到設計系,再轉而成為傳道人,每一個人生急轉彎皆有主陪隨左右。當他人到中年,上帝再要他踏上一條他想也沒想過的路——從政。


「我的政壇生涯是由家長會開始。」Billy分享道。當時他的兩個孩子尚年幼,他想了解孩子的小小腦袋在學校接受甚麼灌輸,於是加入家長會,其後被選為家長會共同主席,代表家長為孩子發聲。


2012年安省發表性教育課程改革的方案,露骨的課程內容觸發家長大規模示威,喚起家長應關心教育政策的醒覺。「還記得有一位基督徒鄰居選教育局的教育委員,請我投他一票。到2014年他鼓勵我選教委,初時我有些卻步,我是傳道人,沒有從政的打算。我和太太為此禱告求問主的心意;經過一段時間的禱告,她鼓勵我要參選。獲得家人的支持,我便報名角逐。」決定要做自當全力以赴,教會幾十個弟兄姊妹組成助選團協力宣傳,結果Billy這個政治素人擊敗尋求連任的前教委,拿下教委一職。


2017年,他靈修時讀到上帝在西乃山呼召摩西時的互動,他又有新的感動向政治核心再邁進一步——問鼎省議員。早在當選教委後一兩年,弟兄姊妹已經開始問他會否參選省議員,當時他一口否定;豈料輪到上帝親自感動他,使他有些措手不及。


「如果要參與省選,需要加入政黨,再獲政黨提名出戰;可是,一般教會難以接受牧者加入政黨,所以我一度掙扎不已。雖然如此,經過切切禱告,我決定順服,回應參選的呼召。」


其實上帝已預先為Billy鋪路,他在華播服事的16年,幾乎每星期皆獲教會邀請四出講道,加上每星期主持講道節目,教會的肢體均認識他,也在省選中給他投以信任的一票;結果在2018年省選,Billy以遙遙領先的姿態當選成為省議員,2022年繼續高票連任。Billy最近被政府任命到教育廳,可直接參與教育政策,歸回當初觸動他從政的界別。


以獨特身份活出信仰

從政的華人基督徒少有,晉身省議會的華人基督徒而且是牧者,堪稱絕無僅有。Billy的獨特身份固然可用屬天的價值觀影響政策,但在複雜的政治世界裏,會否感到身不由己?他解釋指,加入與自己理念相近的黨派,絕對有助減少工作與價值觀衝突的機會:「不同黨派各有鮮明的理念,我加入的是安省進步保守黨,他們的理念跟我接近,所以我的體驗是『身可以由己』。六年省議員生涯裏,至今還未遇過挑戰底線的情況。其實在教會中,肢體間也會有各執己見情況出現,我對這些情況已經習以為常,最重要是『唔啱講到啱』和『少數服從多數』。不過,主內肢體間彼此意見不合的表現通常比較有底線,社區人士則未必有這一些底線。」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章5-6節)既然上帝帶領Billy進入省議會,祂必有至高的計劃和旨意。Billy是全議會124人中唯一的牧者,每星期一次的議員祈禱會他必參與,求運籌議會的主賜眾議員按祂心意處理政務。「雖然礙於議員守則,我很難主動分享信仰,但同事都會來問我一些信仰或生活問題,我亦會分享我作為傳道人和議員的見證。」他說。


Billy的感動是藉着行事為人展現上帝的形象,讓同事了解基督徒的思想並不狹隘,而且實幹、容易合作。另一方面,作為傳道人的他,亦沒有停止獲邀請到不同教會證道。


走出圍牆彰顯基督的光

耶穌吩咐我們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路加福音》10章27節)「愛人如己」是基督信仰極為重要的內涵,但只愛自己人是「小圈子的愛」,祂的要求是讓這份愛穿越家和教會的四堵牆,向外傳播。


教會擔當着推動會眾關懷社區的責任,角色舉足輕重。「有些教會有心服事社區,但與社區的真正需要脫節,沒有走進社區諮詢,只找自己人討論。如果教會多做睦鄰工作,不止外展事工的成效更高,當教會要發展工作時,與鄰舍也能夠基於信任有商有量。」


Billy明白不少弟兄姊妹未必習慣服事社區,但他鼓勵大家嘗試跳出安舒區:「就像健身一樣,肌肉要鍛練才會健壯。假如我們只敢留在安舒區,便難以在困難中經歷信仰,鍛練靈命。開始時毋須太勉強,可首先從自己熟悉的圈子開始,再慢慢擴展。總之按着感動Say yes to God,祂一定給你機會。」


「我的兩個P(Pastor及Politician)都不是我本來的人生規劃,這都是上帝為我鋪排的人生。這四十多年來我最深的體會是:Never say no to God,世上有許多精彩的東西有待我們欣賞和發現,我們只須做好準備迎接,願意踏出第一步,主自會牽着我們走第二步、第三步,然後一步步走下去。」


基督徒是世上的光,黑暗的世代才需要光,如不離開圍牆走出去,怎可能照亮別人的生命?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