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主心意 教出智慧的孩子 伍馮美娟 Ivy
- Cherry
- Jul 3
- 6 min read

伍馮美娟是資深教育專家,而且一家六口全是晉身門薩學會(Mensa)的資優人士。
她重視教育嗎?當然。然而作為耶穌的門徒,她深知要將神的愛和神的話作為教育的基石,才能夠培育真正擁有智慧的孩子。
TEXT / Cherry
「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雅各書》3章13節)與其形容智慧是刺眼的鋒芒畢露,不如說它散發出像珍珠般的亮澤,柔和卻吸引。伍馮美娟(Ivy)的智慧不止表現在她精闢的見解上,還有她謙卑又風趣的個性,彰顯出屬天的智慧。
患豬流感經歷醫治神蹟
Ivy在十多歲時決志信耶穌,但她直言以前與神的連繫薄弱得很,直到2009年在韓國度蜜月時經歷一趟有驚無險的豬流感風波,沉睡的心靈才終於甦醒:「我一下機便開始咳和發燒,大量咳痰,辛苦得好像快要死了!先生立刻將我送進醫院,確診我患上豬流感,出院後要在酒店隔離三天。」
兩人的蜜月旅程也是教會的祈禱山禱告特會,Ivy本已做好心理準備她的蜜月和禱告特會將同步告吹,豈料神不但要醫治她,還要她親自見證主豐足的預備。「教會啟程往祈禱山的前一晚,先生聽到聖靈教他祈禱的聲音,於是他馬上按着聖靈的指教跪下為我禱告。之前我連吃特效藥也不能退燒,禱告後我的體溫逐步下跌,第二天清早竟然退燒得以跟隨教會出發,實在太神奇了!」她憶述時仍顯出驚喜的神色。
鑑於Ivy剛從豬流感中復原,為會眾的健康起見,大會特別為她預備連衛浴的獨立房間,這安排同時巧妙地配合她易脫骹的身體問題。「原本我應該跟其餘幾千人一起睡在地上,和女士們共用公共浴室洗澡。大會給我的房間有轆架床,減輕我腿脫骹的風險,而且我很抗拒跟其他人『肉帛相見』洗澡,本來打算抹身了事,怎料神連這個憂慮也解決掉,讓我舒舒服服地淋浴,哈哈!」她爽朗地笑說,「我被神的愛填滿了,深刻地感受到祂是如此的寵愛我。」她感謝主賜給她一個十分特別的蜜月旅程,將屬神關係、夫妻關係都變得更甜蜜。
教育尋獲工作意義
神賜世人各式各樣的恩賜,為要讓我們找到活着的意義,成就祂的美意。Ivy畢業於炙手可熱的工商管理系,畢業後順理成章任職商界工作,很快便發現不對勁。她帶着不忿地說:「我畢業後第二天就上班,半年裏換了四份商界工作。明明學習過那麼多知識,怎可以用來幫老闆格價買文具?真是太無聊、太沒意義!」她看到獵頭公司招聘英文暨經濟科中學老師,當時未持有教育文憑的她「膽粗粗」一試,竟然過關斬將從200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她深知是神為她開闢這條教育之路。
Ivy在一間成績甚差的中學任教,大部分學生稱不上聽教聽話,她卻樂在其中,認定教育是她的志向。「其實當年我只有22歲,有一個學生因為不斷留班,讀中七時已經21歲,我是他的老師卻只比他年長一年。雖然難免有些挑戰,但是幫助他們使我找到人生的意義;神賜給人生命就是要我們做影響他人生命的事情,於是我進入了教育界。」她說。
驟看Ivy是經過摸索才投身教育,事實上在她小時候已埋下為人師表的種子,只是隨着歲月過去,連她自己也幾乎忘掉。「小學時我把功課簿拋給鄰行的同學,被班主任看到。她要我出來,然後當着全班同學訓示說:『你們看馮美娟多壞,她長大後會做雞(妓女),你們不要學她,不要跟她做朋友!』」那刻Ivy除了難堪,更驚訝的是對方作為老師竟然吐出這麼難聽又傷害學生的說話。「當下我立志將來要做個好老師,只是漸漸淡忘。神的作為很奇妙,即使我忘記了,祂仍然悉心栽種這顆種子發芽成長,引領我返回祂的計劃之中。」
多次脫骹造就同理心
2013年Ivy開辦幼兒學前教育中心,將教學的資歷從中、小學延伸至幼齡學童。「我坐月時神問我想不想帶更多孩子到祂面前,當時我任教中學,以為祂指的是我的學生,或者要我多生幾個寶寶;我願意順服後,神呼召我開學前教育中心。」當她接觸許多幼兒家長後,發現他們在小朋友0-6歲的時候最願意為小朋友改變自己和信耶穌,便明白神的用意。
神奇的是從十多歲的青少年到蹣跚學步的小寶寶,Ivy都能夠輕鬆地與他們建立關係。她分享說她天生容易脫骹,多次出入醫院,神又賜給她強烈的憐憫之心;自身的體會加上醫院的所見所聞,造就她對痛苦和憂傷的同理心:「我由14歲開始雙腿的膝關節慣常脫骹,至今已超過100次。以前我經常坐救護車去醫院,在骨科治療時曾目睹不少長者過身。我接受過很多手術,25歲決定做一次長達八小時的大手術長遠紓緩問題,手術後要坐輪椅九個月,需時一年半才康復。這些經歷使我十分明白學生身心的痛。」
經營學前教育中心數年後,Ivy遇上投資者一起在2018年創辦聯合基督教音樂幼稚園,可招收1,200名學生,是香港最大的幼稚園;奈何開辦後不久便緊接發生社會運動和新冠疫情,最終幼稚園在2021年還是逃不過私校結業潮。「那段日子極為艱辛,我們抓緊主的手渡過風浪,更感靠祂的靈方能成事。雖說我們學校後期收生不足,但其實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也收到200多個小朋友,神的恩典很大。」
幼稚園的結局絕非Ivy所預期,然而行事奇妙神要為她開闢一條她從沒想過的新路。2024年Ivy和丈夫Jonathan移民加拿大,繼續用教育為神培育北美的孩子。
將教學經驗帶進加拿大
Ivy現職基督教私校Grace Christian Montessori School(GCMS)的校長,她感恩創辦人跟她有同樣的教育理念和價值觀,足以使她願意放下多項在香港的教學工作而加入GCMS。Ivy一家去年七月移居多倫多,然而Ivy因為在香港還有工作需要完成,雖然不捨得與家人分離,但也不得不加港兩邊走。
「我為香港大學和教育局培訓老師和家長,還有其他機構的職位,要先退出這些工作才能夠到多倫多履新,況且我不太容易接受新工作,使我找到意義的工作才會考慮。創辦人是由一位與我相熟的師母介紹認識的,他們領受異象開辦基督教幼稚園。我和他們傾談後認同他們的辦學宗旨,於是決定成為他們的戰友,一起服事神,經營這間幼稚園,將來還要擴展成為『一條龍』幼、小、中學,決心二月從香港定居到加拿大。」換言之神安排好一份優差等着Ivy一家循香港人通道移民加拿大,叫她的心再被神的寵愛所感動。
加拿大跟香港的教育方式南轅北轍,Ivy的四個資優女兒都非常喜歡加拿大學校的其中一個特色——幾乎沒有家課。「沒家課代表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玩耍、運動和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加拿大學術上輕鬆不代表學校教得不足,其實老師的教學十分足夠,制訂寬闊的課程框架、鼓勵學生思考和發表想法,給孩子空間自行鑽研知識。」她笑謂女兒們不單多了笑容,體重也同步加添。
教導孩子活出基督
GCMS現時專注培育學前幼童,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把福音根植在孩子小小的心田裏,使他們不止建立屬靈習慣,還自然而然地活出基督,顯露與眾不同的屬神生命。Ivy介紹道:「小朋友從上學到放學都會認識和經歷耶穌,例如在早禱及敬拜的時間,老師會引導孩子發掘同學的需要而為他們禱告,讓他們知道耶穌任何時候都會與我們同在,親自經歷神的愛和大能。當聖靈進入孩子的心裏,將來長大後更容易行在神預備的道路中,少走一些冤枉路。」
現時加拿大人對性、毒品、罪案等取態均相對開放,促使不少非信徒家長將子女送進基督教學校。Ivy同意家長的觀點:「加拿大社會對許多有違《聖經》的行為取開放態度,無論是否基督徒家長均深覺社會為教養孩子帶來挑戰,可是我們不可能長期幫子女掩耳蔽眼,阻止他們接觸這些社會風氣。唯有讓他們從小沉浸於神的話語,自會明辨是非,家長便毋須太擔心子女被歪理帶走。」Ivy時常與非信徒家長聊天,當她問家長將來會否為小朋友信耶穌的時候,均獲得正面的答案。耶穌「一人得救,全家得救」的應許,往往就是由小小人兒把救恩帶給大人。
與其單單盼望子女不要學壞,Ivy深覺更應幫助孩子確定自我價值。她聽過一些主內的教育工作者對下一代的發展頗為悲觀:「有些年輕人就算是基督徒也沒有異象,沒想過將來往哪個方向發展,覺得既然做學歷要求低的職業也能夠掙到不錯的收入,為甚麼要讀書?」她痛心孩子不相信自己是天父精心創造的傑作,以致枉費人生,「所以我祈禱求主使用我在學校教導學生認識自我價值,細心聆聽天父對他們的呼召,為祂裝備每一個孩子,日後活出屬神的精彩人生。」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