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我輕喚你一聲爸爸 何英偉
- 皓恩
- Jun 3
- 5 min read

何英偉(Tony)年輕時因家庭裂痕,與爸爸結下根深柢固的仇恨。初信之時,他在掙扎中順從上帝的心意,與爸爸恢復關係,本以為迎來了大團圓結局,誰知內心仍像隔了一堵無形的高牆,遲遲無法跨越。
到底甚麼是真正的饒恕?上帝的愛又可否打破一切牆垣,讓他學會愛?
TEXT / 皓恩 PHOTO / Tidus・受訪者提供
4月10日傍晚,在外出差的Tony剛返港,一下機,手機就響個不停,上面的信息赫然顯示:「爸爸進了ICU。」他立刻向醫院飛奔而去,路上不停默默禱告,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令他萬分焦急,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爸爸未信主!
「爸爸幾年前患上前列腺癌,癌細胞已經蔓延到骨頭,加上年紀老邁,身體衰竭,要是一直陷於昏迷,或我趕到醫院時已返魂乏術,該怎麼辦?」慌亂間,他打電話給牧師,請教最簡單的決志方法。「認罪、悔改、認識並接受耶穌,爸爸雖然虛弱得說不了話,但只要有表示便可以。」
到了醫院,感恩在醫護人員的搶救下,爸爸暫時脫離生命危險,卻仍陷於昏迷,醫生通知Tony要有心理準備。「那晚我只看了他一眼,我很想跟他傳福音,但沒辦法溝通,唯有先離開。」
當晚Tony在家中跪下禱告,腦海中一幕幕全是與爸爸的記憶,快樂的、傷痛的、遺憾的,都在一瞬間湧上心頭,最終衝破了仇恨的枷鎖。「上帝讓我回想起,祂怎樣帶領我這個兒子,一步步與爸爸恢復關係,但一直以來,我卻沒有喊出過一聲爸爸……」
可否不饒恕?
90年代初踏足娛樂圈的Tony,在喬宏叔、奚秀蘭等資深藝人的邀請下,入行不久便在藝人之家認識信仰。「娛樂圈很現實,不能讓別人看到你的內心世界,甚至你的表情被人看穿的話,別人就會乘機說你壞話,踩你兩腳;但藝人之家是溫暖的地方,讓我知道我們不是倚靠自己,而是倚靠創天造地的主,原來上帝如此愛我們,在我們身上有美好的心意。」
初信之時,他與主的關係甘甜如蜜,樂意遵行耶穌的教導,然而卻卡在了某個心結前。「我解決不了與爸爸關係的心結。父母在我少年時期離婚了,到我們三個子女長大成人後,媽媽才坦白跟爸爸離婚的原因。原來爸爸曾經做過破壞家庭的事,那些行為很不負責任,令人難以接受,我當時極憎恨他,羞恥之餘亦覺得不可原諒,從那刻起,我鐵了心不再認爸爸。」
整整10年,Tony斷絕了與爸爸的聯繫,甚至接受記者訪問時說爸爸死了;但同一時間,他很羨慕別人的父親,心中的恨意便越發強烈。
仇恨當前,可是主的話語也浮現眼前。「耶穌在主禱文吩咐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又說:『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馬太福音》6章12、15節)我渴望成為合主心意的基督徒,但行出來卻由不得我。」
「我問自己,如果我選擇性地遵守上帝的吩咐,還算是信仰嗎?我回到以前的我豈不是更舒服嗎?但我已決定跟隨主,走這窄路。」經過長時間在禱告中的角力,他最終拿起電話撥通了爸爸的號碼。
遲了10年的來電
「爸爸接聽我電話,第一反應以為我急要錢用,我心裏既好笑又溫暖,他似乎不那麼令人討厭。」Tony相約與爸爸吃飯,甫見面便發覺爸爸的雄壯年華不再。「我們閒話家常,原來沒有想像中難,在接下來的日子,我視爸爸為好朋友,我覺得和他和好了,我做到了上帝的心意。」
不過,隨着追求事業的野心不斷發酵,Tony漸漸離開了上帝,在曠野迷霧中飄泊了15年。「我當時在一家上市公司,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賺到錢,但沒有安全感,對身邊的人也不信任,做了很多不是基督徒應做的事。」
慶幸當時有弟兄姊妹主動聯絡Tony,喚醒了他是基督徒的身份,而媽媽離世前的一席話,亦使他重新體會上帝的愛。「媽媽信了主,離世前,她說願將三個子女的罪都歸在她身上,並希望再次洗禮,再次表明信主的心志。上帝在我媽媽軟弱的身子上彰顯了祂的榮耀,讓我想起耶穌在十架上,將世人的罪歸在祂身上的愛,我很感動,決心要回轉。」在主裏重生後,Tony的生命重回正軌,彷彿一個破碎不堪的花瓶,因着主的愛而拼湊完整。
然而幾年後,當Tony要照顧行動不便的爸爸時,他方驚覺自己並沒有真正與爸爸重修舊好。「爸爸踏入90歲,跌過好幾次,便決定搬回順德老家居住,方便我過去照顧他。」吃飯、上廁所、洗澡、去醫院覆診,爸爸生活各方面都需要人照顧,但當Tony俯身抱起他的身軀時,卻又覺得那麼不值得。「我滿身傷痕,而那些傷痕是由他而來,我卻要抱着他,愛和饒恕往往比仇恨更艱難,尤其當傷害是來自至親的人。原來在人的角度,我已經做到極限,但仍然未能真正地原諒爸爸。」
Tony試過向爸爸傳福音,可是他堅決不信,令Tony驀地記起自己初信時曾冒出的念頭:除非爸爸信耶穌,否則我絕不饒恕他!
多年的癥結原來還在,Tony困在泥潭般的痛苦自責中束手無策,及至爸爸進了ICU,Tony當晚在禱告中聽見上帝的溫柔慈聲說:「你知道我多愛你嗎?你未做到愛爸爸,怎叫他信耶穌呢?」
超越人限制的愛
時間來到爸爸進ICU翌日早上,當Tony進到病房,看見床榻上氣息虛弱的爸爸,他走上前輕輕叫喚了一聲:「爸爸……」那一刻,所有心結都迎刃而解,上帝的愛終於釋放了Tony的枷鎖,徹底摧毀無形的高牆,他與爸爸之間再沒有芥蒂,只餘滿滿的愛意。
「接着神蹟出現,爸爸的各項指數慢慢回復正常,精神明顯好轉,我和姊姊知道他身體因為衰竭,正在承受痛楚,因此立刻抓住這黃金時機,問爸爸是否願意接受主成為他的個人救主,祈求上帝赦免他的罪過,並讓上帝幫助他、照顧他。我接連問了他兩次,他都堅定地點頭,我隨即和他做決志禱告,最後他竟用盡全身力氣說出:『阿們!』」
過了三天,爸爸的情況穩定下來,臉色恢復紅潤,雖然要插喉進食,也不能說話,但他笑得很開心,更在醫院接受了水禮!「我經常在床邊和他重溫童年的趣事,許多舊日回憶都湧上心頭。」
更奇妙的是,短短十多天,上帝改變了這位爸爸的執念。「以前他說不要跟我說耶穌,騙人的,現在我們每次為他祈禱,唱詩歌給他聽,他都笑着點頭;以前他很怕死,只要有病痛便會覺得自己死了,但今天他不再覺得死亡悲觀,因為上帝一定會帶領他、看顧他,這些都是很大的轉變,他真的看到永生的盼望。」
Tony感慨道:「我們基督徒有時以為饒恕了,在上帝面前認罪就可以了,原來不是。愛不是例行公事,而是真心真意付出。他吃不到飯,你餵他吃;他身體骯髒,你幫他抹身,我親眼看見姊姊細心地為爸爸抹身,他的皮膚已經很脆弱,必需輕輕地抹,如果沒有愛,人怎能完成這些事?原來上帝要藉此操練我、使用我。」
縱然不捨,在5月一個和熙的清晨,Tony的爸爸安詳地回到天父的懷抱了,他確信爸爸是帶着喜樂離開的。「我曾經懷着恨意說爸爸去世,我絕不會流一滴眼淚,但現在說到這裏,我已經想流淚了。」比起不捨,更多的是感恩的淚水。
光陰稍縱即逝,在爸爸人生最後一段日子,Tony感恩能夠陪伴他度過,不留遺憾,而這份愛與饒恕,是源於耶穌在十架上犧牲的愛,祂已經為我們立下榜樣,叫我們不致徬徨。在父親節的月份,我們又可曾把握機會,對爸爸說一句「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