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上帝恩手剪裁非凡人生 宋文震 宋戚佩芳

Cherry


工整的骨位沿着身體的曲線蜿蜒而去,一位造詣極深的裁縫師傅,能夠按着客人身裁的優缺點,縫製一襲勾勒出最曼妙線條的上乘旗袍;

從度身、裁剪到縫紉,如何運尺、如何走線,宋文震師傅早已駕輕就熟,猶如上帝深明每個人的特質,再運用祂的巧思妙手為我們鋪排最適切的人生。

從殿堂級的裁縫師傅到卑微的改衣師傅然後再翻身,宋師傅打着獅子山下的精神咬緊牙關過了一關又一關;關是難過,但他順服於上帝的引領,因為經祂剪裁的生命,必然美麗精彩。


TEXT / Cherry PHOTO / Stephen Woo 胡斯翰



在1920至1980年代的香港,曾有一幢傳奇的淺水灣酒店;在傳奇的淺水灣酒店裏,有一間傳奇的裁縫店「淺水灣裁縫鋪」,客人全是達官貴人;而這間裁縫店和位於淺水灣海灘旁的工場,就是宋師傅長大和年輕時工作的地方。


淺水灣傳奇裁縫店

宋師傅繼承祖業,祖父和父親在上海皆為製造高檔服裝的裁縫師傅,他是第三代的「宋師傅」,父親在中國解放後去香港發展生意。「我小時候不是讀書材料,本來想當差但家人反對,所以14歲那年跟爸爸學師,有一門手藝。」他回憶道。雖然宋師傅自謙無心向學,但他不止用心學習講求精細的手工洋服程序,更為應付西人顧客而學習英文,22歲正式接手裁縫店的生意。


淺水灣浪漫的氛圍,令它成為張愛玲筆下《傾城之戀》白流蘇與范柳原邂逅的地方;而宋師傅也在這裏邂逅他生活與工作上的最佳拍檔——宋太戚佩芳師傅。「是她自己『送上門』的!」寡言但風趣的宋師傅開玩笑說。早已聽慣丈夫「冷笑話」的宋太則逕自解釋道:「我哥跟宋師傅的姐夫曾經是同事,哥哥說帶我去淺水灣游泳,怎料原來是帶我去裁縫工場,裏面全是男孩子!就這樣我們相識了,於是他說是我『送上門』的。」2024年是宋氏夫婦的金婚紀念,兩人相濡以沫50年仍是一對恩愛的活寶,真是羨煞旁人。宋太曾任車衣女工,婚後又獲家姑傳授花紐的結法,自此夫婦倆在公在私皆合作無間。「我們好像一雙筷子,事業、家庭、湊孫、教會事奉都一起參與,缺一個也不行。」她形容說。


自從成衣成為服裝主流後,相對索價高、製作時間長的訂製衣服日漸式微,裁縫漸成夕陽行業,香港回歸後更見慘淡;加上考慮及兩個兒子要升讀大學,宋師傅一家遂決定移民到多倫多。「雖然我妹妹在多倫多,但我很捨不得離開香港,教會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宋太分享說。她在1993年決志信耶穌,兩年後受洗,「我信主後非常喜歡教會的氣氛和信仰生活,因此移民後立刻找教會,以求盡快投入教會生活。」而醉心工作的宋師傅以前不願投放太多時間在教會生活上,通常載宋太到達教會後便揚長工作去也,偶爾才留下來聽道。「話雖如此,我當時已有感動在佈道會決志,但不好意思舉手。散會後跟傳道人飲茶,他知道後為我決志。」可惜當時宋師傅移民在即,未能在教會建立穩紮的屬靈生命。


敗不氣餒 靠主重建事業

人生總是有得有失,得未必好,失也未必壞,重點在於最後結果——當走到生命的終局,會否在天上與主同活。因此保羅勸勉門徒說:「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歌羅西書》3章2-3節)


得失虛幻的本質,在宋氏夫婦移民後立竿見影。從前宋師傅為淺水灣裁縫鋪的上流客人造衫,揮灑剪刀之處全是上乘的布料;移民後卻要一切由零開始,宋師傅為生計逐家洗衣店叩門詢問有否客人需要改衣服,宋太則出外打工。憶及那段有志難伸的日子時,宋師傅說得平靜淡然:「我上午開車到那些洗衣店取衣服回家修改,傍晚改好送回。我跟洗衣店五五分賬,按每件衣服計算大約拿到2.5元。」


即使要將精湛的手藝花在便宜的成衣上來賺取微薄的收入,宋氏夫婦並未感憤怒和氣餒,靜待發揮的機會降臨。「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言》3章5-6節)上帝親手開路,帶領兩人遇上一個又一個賞識他們才華的人。「我看到有服裝店招聘裁縫助理便聯絡碰碰機會,怎料老闆知道我的背景後叫我帶宋師傅一起見工,其實她是看中我先生,不是我!原來她想找人接手她的樓上服裝店。」宋太微笑說。夫婦倆二話不說答應,在上帝的奇妙引領下,他們順手撿來一盤現成的生意,雖然店子冷冷清清,卻是他們重操故業的第一步。宋師傅見鄰近裁縫店的生意滔滔不絕,主動登門提出幫忙。「那間店每年贊助華裔小姐的旗袍,在多倫多有名得很。有一段日子老闆讓我幫她造衫,甚至我關上自己店的門,只做她的生意。我們搬舖幾次,終於搬到可以『上居下舖』的店子,打正旗號以『淺水灣裁縫鋪』營業,延續香港老店的名字。」


淺水灣裁縫鋪開張後,上帝再送上一個長期大客作為「賀禮」。「他是經營高級西裝店的意大利人,碰巧住在我們店附近。他的改衣師傅請了假,問我們能否頂替。」結果宋師傅的手藝至今仍深獲意大利老闆信任,十多年來把一套套價值不菲的名牌西裝交由宋師傅操刀,叫宋氏夫婦感恩不已。



拉着牛走信仰路

宋師傅和宋太牽手同步走過人生許多風雨,然而在信仰的道路上初時二人的步伐並不一致,宋太為此吃了不少苦頭。她笑說:「宋師傅屬牛,我們家裏有一件石造的牛形藝術品,我就好像拉着一頭石牛行信仰路!」宋太比宋師傅早信主幾年,她信主後一年內讀完整本《聖經》,更熱心在教會認識真理。她分享說:「我從小追求美善,對許多痛苦的家庭關係感到不解,直至得聞福音才知人的罪導致世界失去美善。原來真正的美善源自上帝,祂的大能使人的生命有超強的能力去應付人生的壓力和苦難,於是我不斷追尋祂。」宋太渴慕真理,報讀神學院課程以彌補童年因家境太窮而讀書少的遺憾,又向輔導醫生學習關顧技巧。


另一邊廂,宋師傅信主後屬靈生命成長遇上阻滯,甚至叫他一度想離開教會。「當時我在教會的粵語堂上浸禮班,我不是讀書人,接連兩次考試都『肥佬』,本來想心灰意冷離開。當時國語堂剛興起,我便試試在國語堂聚會。」後來宋師傅在國語堂受浸,更加入敬拜隊。宋師傅笑指自己唱混在高低音之間的「混音」,但事實上他甚具聲樂天份,獲在大學主修音樂的詩班組長賞識。「詩班組長不止音樂造詣高深,亦非常敬虔愛主,不單透過敬拜帶組員認識真理,更會邀請組員查經。宋師傅在敬拜隊服事十年,得着媲美上主日學,信仰深深地紮根!」宋太感恩地說。


隨着越來越多屬靈導師出現,宋師傅的屬靈生命突飛猛進,不愛讀書的他自發上主日學課程又熱心事奉投入教會生活,夫婦倆終於得以並肩同行屬天路。宋太昔日「拉牛走路」的日子縱然處處淚痕,但淚光閃耀出上帝的恩典:「那時我們夫妻的關係越拉越遠,我不解為甚麼我能夠傳福音帶人信主,丈夫卻仍然不信?我甚至給他壓力。有一次靈修時聖靈提醒我應該放手,讓他自己跟上帝建立關係,況且我也可以放慢自己的腳步,拉近彼此的差距。」現在兩人總算苦盡甘來,無論工作和湊孫再忙,也「拍住上」同心事奉上帝。


提升層次 全因「有心」

華麗典雅的旗袍就算再美也敵不過時代洪流,現今世代穿旗袍的女士越來越少。宋師傅大半生獻身裁縫業,至今還未打算退休。「是人們不讓我退休!」他笑道,「我沒有刻意找生意了,把每一件旗袍當成藝術品慢慢製作,客人開心我們便心滿意足,下一代是否傳承也沒所謂。」宋氏夫婦的兩個兒子無意投身裁縫行業,偶有人上門求教,他們也樂意傾囊相授。


《聖經》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手工服裝極為講求手藝和耐性,唯有用心去做才能造出優秀的作品。「我們的專業不止於造起一件衣服,還要達到更高層次——和客人心靈交流。造旗袍的程序從一開始是先了解客人穿訂造禮服出席甚麼場合,再按對方的談吐和氣質選擇配合的花樣布料。」宋太分享說。全因用心,繁複的程序也變為享受;也因為上帝賜下平靜安穩的心,到了不得不放下剪刀的日子降臨,夫婦倆也會笑迎變遷。


 

香港裁縫享譽國際

香港的裁縫水準之高蜚聲國際,連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和比爾克林頓、英國查理斯國王、天王巨星米高積遜也曾到香港訂製西裝。香港裁縫行業的興起可追溯1920時代的上海,國共內戰後大批師傅帶着精湛的手藝避亂到香港謀生,造就繁盛的裁縫行業。裁縫在七八十年代開始式微成為夕陽行業,現在裁縫店的客人通常為遊客或將出席隆重場合的人士。



天使心福音動畫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