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衝激又和諧 一生難忘的展覽讀後感

  • Writer: Chion
    Chion
  • 4 days ago
  • 5 min read
ree

目光由東京站旁超高樓底的巨大天井,轉落在香港街道的微模型群展上,巨大與精緻極端交融,路過者也被吸引停留彎腰觀賞,作家一雙手把獅子山下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對香港感陌生的人們透過這偶然出會的開放式展示,讀到作家對所居之地的所思、所想、所愛的心路歷程。國界、語言及文化會阻擋讀懂藝術創作的真誠,配合恰當、有心思的Presentation 展覽會,才能完美把美好或悲痛的故事陳明,打動欣賞者的心成了一生難忘的讀後感。



參觀百間「館」的團團轉套票

初來乍到的秋天,發現一本東京美術館團團轉套票 Tokyo Museum Grutto Pass,二千多円超值價錢包含百多間美術、博物、動植物及水族館的兩個月入場券,狂熱地用了幾年把全部館轉了一圈,完全打碎「美術館 = 畫及雕塑;博物館 = 地球古文明」的狹窄想法。陌生國度的背後故事,透過浮世繪、版畫、陶瓷、玻璃、書法、刀劍、漫畫、服飾、庭院、動植物、科技及古物等媒介非常精緻認真地發表,讓我能觸摸到不同時代真實的日本。


最深刻有兩個展覽,一個是好奇「香煙與鹽博物館」為甚麼把香煙和鹽放在一起展出。展覽由歷史及藝術角度重新認識令人嫌惡之香煙,它原來是美洲古國用來祭神及醫治,與鹽對人一樣重要,是好是壞同樣也成為日本生活的一部分。接着看到巨大的鹽柱展品,才知《聖經》中《創世記》19章26節羅得妻子變鹽柱是這樣子!求知欲大大滿足,但花最多時間是觀賞漂亮的煙斗及精緻的品煙套件。在其他館中相遇茶道、香道、花道的用具展也總令我流連忘返,細閱展品美學意識到日式外在建築傾向清簡整齊,但鍾愛複雜細節設計,他們待人處事也如此含蓄,賓至如歸的接待背後必有着百分百的微細準備。


另一個是位於名建築中的「昭和館」,人生中離場最速的展覽會。那天沒有先看歷史解說,一到就參觀民生情況,燈光下簡簡單單一個殘缺書包、一件破碎的軍服就讓眼淚掉下來,實在承載不了殘酷戰爭下人民的悲傷,入館才三分鐘就匆匆逃走。衝激後帶來沉思,當再遇上描繪戰爭及種族之爭的展覽,不再逃避反能讀懂創作者的纍纍傷痕,彷彿能聽到他們在大聲呼喊着和平。



晴空下互動有趣的美術展

二十多年前參觀關西某古小鎮的藝術節,一條長街的全部商店及住宅全都成為工藝品博物館,人們可以隨意出入欣賞,也可以跟師傅們體驗製作。那日自在地坐着、躺在屋簷下的走廊,觀賞後花園的一水一石一樹,和風小園竟意境滿滿。驚覺藝術展不限於白天或室內,從此迷上戶外藝術節,日式展示理念真是令人驚喜不斷。


移居日本後兩次萬水千山轉火車再轉車,興奮地參觀為期半年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博覽會。它以「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為理念,來自全世界及本土的藝術家把223個生動故事,融入新潟縣十日町地區762平方公里的廣闊晴空下的美術館,以藝術創作活化這嚴重老化區域。


其中一間關閉已久的廢小學成為怪趣的大型繪本,熱鬧的禮堂放滿五顏六色的浮木、堅果組成的各種奇怪生物,接着進入黑暗有趣的幽靈走廊,重見光亮的課室中有一隻大木龍,隔壁房間掛着奇形怪狀的帽子及魚群,大眼長手怪物躲在樓梯間⋯⋯一切靈感來自最後三位小學生的七彩繽紛畫冊,時光突然倒流,課室充滿孩子們及老師的愉快讀書聲。


另一個令我回味的作品,是散落在廣大的草地上,火、水、農、藝及天神五個巨大繩文象形文字。人真是太渺小,爬上由村民堆建成的文字山,也看不清介紹板上由天空拍下向宇宙發送的圖案。在藍天白雲下被一片綠圍着的我與小草,成為大自然美麗的創作品,迎着微風向偉大天父揮揮手,傳送感謝創造主賜予生命生息。


令夜貓一族大喜的「六本木藝術之夜」把展覽延至半夜,以百變燈飾及發光互動遊戲為主打,整個區域亮得如聖誕節。有一場舞以漆黑夜空為舞台背景,馬嘶鳴叫伴着來自宇宙的交響樂聲,象徵和平純潔的六隻閃耀白駿馬由長樓梯而降,魔術師的羽毛引領穿梭池邊、森中及草地的人群間。夜色隱藏了白天能見的紛擾,人人專注於唯一發光的舞者們,被帶動投入奇幻的夢境。另一場舞有一群穿着白色寬舞衣、患自閉症或坐輪椅的少年,隨着旋律自由地舞動手腳,生動地表達喜與樂,被感染的觀眾們也加入搖擺,沒有傷健阻隔的感動舞蹈。


大公園草地上的布展、神社的手作展、商店街的舞祭、老街歷史解謎尋寶遊戲、坑渠蓋探索活動、小鎮花園節、名店精美微美術展、鐵路橋下美食美術節、飲食街的爵士音樂夜等等,都是特別的場所配合獨特風格,脫穎而出藉藝術成功推介商品及文化。



分享生命的藝術宣教

上星期為了支持港日友人們,而到訪今年30週年、由日本聖經與藝術事工和香港藝術動力聯合舉辦以「Bless Asia」為主題的藝術展,85位來自八個地區的基督徒藝術家分享他們近200件新作。近距離與不同國籍的藝術工作者談感想,聽他們興奮地分享聖靈如何在創作路上同行,一筆一畫都滿滿天父與人的互動故事。一件紙黏土作品,表達出相比圈內的99隻羊,在圈外一隻羊的得救更叫人喜歡快樂!八張紅色剪紙剪出主耶穌復活後與信徒同在的八個故事,信心的基礎就是主勝過死亡而復活了!九張各有功能的細胞圖,細小細胞被神指派各按其職在人的身體裏運作,感動!還有五餅二魚燈台、希伯來文金箔畫、四獸陶像、平安鐘等很多很多驚喜得要加感嘆號的作品。


這次微型展相對商業化的展覽更觸動我的心,可能因為直接用母語與作家們談談天,又有日語翻譯人員或AI翻譯,減低語言阻隔。能見到對方表情,第一手感受創作者的喜悅,清楚讀到主耶穌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再一次深刻體會到藝術宣教的能量,圖畫比文字更能引起共鳴,也容易打破陌生隔膜,如見到自己喜愛的狗狗畫,參觀者停駐時間變長,作家也能乘機講述創作歷程,因看到家中的小狗不開心被鎖着,想到主耶穌救人脫離罪的捆鎖,「分享」是生命影響生命的第一步。


春天忙賞花、夏天天太熱、冬寒少外出,「藝術之秋」——在這藝術展繁密開催的季節中,藉着各個精彩詮釋作品的展覽,不只眼目能欣賞,也容易讀懂背後的故事。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詮釋着「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1章20節)點點滴滴的創造痕跡都不經意地流露在未認識創造主的作品中,而基督徒的創作更濃郁地鋪敘着救贖主的深情,成了向人們展示大自然及人類的真正創造者,幫助人去讀懂主耶穌的救贖故事,一生蒙福。




關於作者與插畫家 Chion

來自加拿大的Chion愛畫畫、愛創作,現與天父一齊在「日本樂散步」。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