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罷工影響民生 工會孰優孰劣

  • Writer: 鄧永璋
    鄧永璋
  • Sep 26
  • 5 min read
ree

罷工在本國是家常便飯,有人會覺得罷工擾亂了社會的正常運作,但亦有人會覺得工會在保障員工權益方面確能發揮一定的作用。究竟工會的存在是好是壞,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TEXT / 鄧永璋  PHOTO / 互聯網



罷工打亂市民日常生活

談到近期的罷工事件,相信公眾最為深刻的就是今年八月中加航機艙服務員的罷工了。雖然罷工只維持了三天,但由於正值是夏季旅遊高峰期,因此在罷工期間,每天約有13萬名乘客受到影響。加航取消了約1,200多個國內航班及1,300多個國際航班,聯邦政府深知事態嚴重,迅速立法下令機艙服務員復工,但工會領袖表明即使要罰款甚至坐牢,也要繼續抗爭,違抗了政府的復工令,直至勞資雙方達成臨時協議,罷工才告一段落,但合約談判至今還未達成共識。繼加航之後,不久又輪到卑詩政府服務僱員罷工,但對市民的影響相對輕微。


筆者曾採訪不少有關罷工的事件,可以說見慣不怪,然而,最為深刻的是溫哥華市政工人的大罷工,令公眾泳池、社區中心及日間夏令營等市政服務要停止運作;負責收集垃圾的戶外市政工人更率先罷工三天,由於沒有人清理垃圾,市內部份地區開始堆積垃圾,一些沒有公德心的住戶索性把垃圾棄置在公園及後巷,引致蚊蟲滋生,幸好大部份市民都很自律,才不至令整個溫市變成了一個垃圾城。雖則有熱心市民願意自行清理部份垃圾,但卻遭到工會成員的阻撓,因工會認為市民自行清理垃圾,等同於與他們「搶飯碗」,以及減少工會與資方談判的籌碼;亦因這樣,市民與工會成員之間的衝突時有發生,有些衝突甚至要由警方介入調停。


除了市政工人罷工對市民造成極大影響外,教師罷工的影響也不少。除了學生不能上課外,還有父母最受影響,例如小學生家長不能把子女獨自留在家中,最後只有向公司申請休假,留在家中照顧他們。另外,罷工很多時也會產生連鎖效應,例如屬於其它工種的員工尊重罷工工人,不願意越過對方所設立的糾察線,這就會連帶影響其他有關企業的服務。


對工會的看法有所改變

對於工會的看法,筆者在十多年前曾撰文表達感受,當時對工會的評價都偏向負面,例如覺得工會勢力過大且很自私,只顧自身利益;每當工會領袖對傳媒說,罷工的主因不是為了薪酬加幅而是為了改善服務時,筆者就更覺得工會很虛偽。可是如今回看文章,卻發現當時的觀點與現在的有所不同。


筆者從事傳媒行業,也是「打工仔」一名,但卻從沒有組織或參與工會的念頭。如今成為了工會成員也可以說比較被動,由於公司有同僚成功組成了工會,筆者當然要加入,不可能當一名「獨行俠」,但參與程度較低。筆者要强調,如今對工會的看法與過往有所不同,並非由於自己成為了工會成員,只是對罷工行動的背後原因了解多了,看法才有點改變。



筆者覺得,每當工會成員展開罷工,假如涉及的工種較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例如巴士或郵政等,其實工會已經把自己放在一個較不利的位置,因為受罷工影響的市民很容易會將矛頭指向勞方而非資方,覺得勞方不顧市民利益。但是想深一層,假如罷工行動對市民沒甚影響,勞方又怎能爭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呢?所以很多時勞方都是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展開罷工,作為最後的談判手段,有時真正影響了市民日常生活的可能是資方而非勞方。


就以近期加航機艙服務員的罷工為例,他們除了爭取加薪外,另一樣要爭取的是要終止無薪工作的情況。原來他們在飛機飛行前的準備,包括安全檢查及協助乘客登機等工作,都得不到任何薪酬,而飛機降落後的工作也不算在工時內, 甚至飛機因延誤的額外工作也同樣沒薪酬。相信一般市民不會知道這等情況,資方亦沒有强烈否應,聯邦就業部長更表示會就這事展開調查,可見員工所講的並非子虛烏有。


無論任何一個工種的罷工,均會有市民受到影響,但這並不代表每名受到直接影響的市民都反對員工罷工。在加航機艙服務員罷工期間,傳媒到機場訪問受影響的旅客,其中一些旅客就表示雖然自己受到罷工影響而打亂了行程,但仍支持加航員工爭取合理待遇。


工會有其存在價值

也許有人會覺得工會是搞事份子,沒有工會便天下太平。實際上在加拿大不少企業仍然沒有工會,這樣工會的存在究竟是好是壞?在《號角月報》撰寫時事評論文章的盧維溢牧師認為,雖然工會有其存在價值,但工會不應濫用其權利:「在大約一百幾十年前,假如沒有工會,工人確實很難爭取到他們的權益,這是歷史事實。工會在歐美社會能生存這麽久,都是在現實環境下有其存在的價值,但事實上目前有些工會很多時罷工的力度已過了火位,超越了工會應該要做的界線了。倘若工會不是過份地使用他們的權力例如隨時罷工的權力,我不會覺得他們無存在價值。」


做個良心僱主或僱員

其實每當勞資雙方發生爭拗,雙方都會各執一詞,外界很難判斷究竟誰對誰不公平,至於何謂公平很多時亦很主觀。然而,神創造的是有靈的活人,且還有一顆良心,而這顆良心可以幫助人判斷是非。當人做了違背良心的事情就會感到不安,所以無論是僱主還是僱員,都不應該是無良僱主或無良僱員,只要有無愧的良心,令勞資雙方關係和諧,公司或企業便能有健康的發展,這對雙方都有利。以下的《聖經》金句希望能給勞資雙方一點提醒:「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 4節)



勞方可罷工 資方可封鎖

員工展開罷工行動時,身上會掛着正在罷工(On Strike)的示威牌,但有時也會看到工人身上會掛着寫上封鎖(Lock Out)的牌。這是資方為抵制工人的訴求而單方面關閉工作場所的手段,從而迫使工人接受新的條件或結束罷工。



關於鄧永璋

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經濟系畢業,在溫哥華數家華語傳媒機構任職資深記者及新聞主播,現職Omni多元文化電視台資深記者, 亦是基督教報刊專欄作家,著作有《人在做 神在看》。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