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今天怎麼說 聆聽心靈深處的聲音
- 蘇智瀚

- Aug 30
- 5 min read

「從前全球大部份的聾人學校均採取『口語政策』教學,認為這樣可以幫助聾人融入社會。」《看我今天怎麼說》以這段字幕作為引子,帶領觀眾進入聾人的世界,嘗試了解他們在生活和身份認同裏遇到的衝擊。黃修平導演用了接近五年籌備《看》片,電影中的角色塑造、人物性格、聾人社群裏的文化特質,都看得出來是導演和團隊長時間的調研,再加上與聾人緊密接觸的成果。
TEXT / 蘇智瀚 PHOTO / 天下一製作有限公司
三個聾人的身份掙扎
電影觀眾大概很難想像,在香港鼓勵甚至強制聾人學習口語的政策,直到2010年才正式結束,之後手語才被肯定為獨特而且有效的溝通語言,再次在聾人教育上被應用和推廣。在過去,要學習口語而且成為「正常人」,對部份聾人孩子而言,不僅成為龐大的壓力,也讓學習口語和手語的兩個群體,產生了不少隔閡。
《看》片裏的三位主角,是這三個聾人社群的「代表」,各有自己所要面對的掙扎。
素恩一直被培養成「正常人」,天資聰穎的她也成了高材生。角色在電影裏登場的一幕,正是素恩的大學本科畢業典禮。同學都興高采烈地合照、互相祝賀,但在人群裏,素恩不論多努力,都聽不清身邊的人的說話,一切都變成噪音。電影的製作特輯告訴我們,原來使用人工耳蝸的聾人,是無法分辨聲音的來源方向,加上嘈雜的環境,讓素恩只能夠尷尬地微笑。短短的幾個鏡頭,將她在健聽人士圈子裏的格格不入,充份地表現出來。
子信是在光譜的另外一端。他一直以自己是聾人為榮,從來不怕別人知道,也認定手語是能夠讓他自由地溝通的媒介。但在考潛水教練執照的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努力、甚至社會人士的善意,其實不足以彌補因為資源限制所帶來的「不公平」,與夢想之間的距離,比他想像的更遠。
Alan則是夾在兩個人的中間,懂得手語讓他可以融入聾人的社群,人工耳蝸又讓他得到較好的教育、不錯的工作,看似左右逢源。但當素恩學會了手語,更傾向於使用手語溝通的時候,Alan才意識到一種身份危機的來臨。左右逢源一下子令他感到「兩面不是人」,他難忍心儀的女孩離開自己的圈子,卻又無法放棄人工耳蝸帶給他的方便。
演員下苦工呈現精彩演出
三位主要演員都為電影下了很大的苦工,貢獻了精彩的演出。吳祉昊是電影素人,全無演戲經驗,但他不單外型討好,本身是嚴重聽障人士的他,在戲劇導師袁綺雯的指導下,將Alan夾在素恩和子信中間的矛盾感情演繹得流暢自然。游學修則是用了一年的時間學習和練習手語,不少聾人觀眾都評價游的手語演出達到「母語」的水平。
鍾雪瑩卻是反過來,曾經學過手語的她,需要演繹一個不懂手語的女孩在學習手語過程裏的成長。鍾也用了很長時間了解使用人工耳蝸的聾人的口音,讓素恩在整部電影裏的口音具備很高的一致性。但最突出的還是她把素恩性格的層次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讓素恩這個角色在不同的場景、群體中,都得以非常立體地呈現。
不能不提的是《看》片裏的幾位小演員,全部都可愛非常,演得出彩,為電影添加了不少生氣。飾演子信童年的鄭進希是中度聽障人士,而飾演Alan童年的黃暐恆本人是CODA(Child of Deaf Adults),父母都是聾人。兩個小男生能夠打流利的手語,表情豐富,形象上都酷似成年版的子信與Alan。另外一位小女孩只有幾分鐘的戲份,她與素恩同桌吃午飯,用手語聊天,樣子趣緻,眼神靈動,看着她用手語說不愛吃番茄醬是因為怕酸,觀眾都發出會心微笑。
接納自己 迎來生命逆轉
《看》片不只是講一群聾人的成長故事與掙扎,它也是在探討聾人的身份認同。當身邊的人都努力地為素恩規劃人生,鋪排「正常人」的生活方式時,其實只有她自己最清楚通過人工耳蝸能夠聽到多少聲音、這種輔助方式是不是足以讓她在工作環境立足。當Alan很努力地融入身邊好友的生活方式,其實也是他感覺最迷失的時候。在籃球場摘下人工耳蝸的接收器後,他才領會到要與好友同行,其實需要先明白、接受自己獨有的特質,而不是硬生生地迎合別人的世界。
曾幾何時,我們會聽到或者看到有些朋友來到教會後表現得格格不入、尷尷尬尬,因為傳統教會已經有一套慣用的、獨特的語言、禮儀或者溝通方式。信主的日子越久,我們越容易認定,這一切都是教會生活裏「不可或缺」的、是最舒服、最恰當的模式,卻忘記了對一些沒有踏足過教會的人來說,這裏其實是個陌生的世界。面對初信主的弟兄姊妹,我們也嘗試為他們規劃好一套又一套的成長課程甚或是「秘笈」。
使徒保羅說為了福音的緣故,「對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了要得着猶太人」(《哥林多前書》9章20節)。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也花了很多時間與人同行,嘗試聆聽、明白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的需要。
信耶穌會為人的生命帶來新的身份,但要從舊的「我」轉化成新的「我」,除了靠着信心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也需要明白、接受這個「我」的生命特質、歲月的傷痕,人才能夠真正的迎來一次有深度的生命逆轉。
我們是否願意在這條路上,成為那個陪伴的人,幫助朋友找到他們的新的身份?
劇情簡介:一般人以為所有的聾人都是使用手語溝通,但原來在聾人的世界裏,有一群人從來沒有學過手語,而是通過植入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去改善聽力、學習講話。 而使用人工耳蝸的聾人(或者聽障人士),與從小使用手語溝通的聾人,都面對不同的人生難題。素恩(鍾雪瑩飾演)在兩歲的時候大病一場,失去聽力,媽媽(袁綺雯飾演)渴望她能夠過「正常人」的生活,安排她植入人工耳蝸,甚至禁止她學手語。子信(游學修飾演)卻視手語為自己的母語,拒絕人工耳蝸。子信的童年好友Alan(吳祉昊飾演)則同時植入了耳蝸,又懂得打手語。三個年輕人各自擁有夢想,在生活的掙扎中,遇上因為手語與人工耳蝸所帶來的身份認同衝擊,學習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定位。
關於蘇智瀚
作者為加拿大影音使團義務傳道。原文載於作者Facebook個人專頁「John大叔生活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