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心女意:蒙召
- 何志滌 羅乃萱

- 4 days ago
- 4 min read

男心:為何我會踏上全職事奉?
我從小學到中學所唸的學校都有宗教背景,小學是「天主教」,中學是「基督教」。其實我對宗教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小學的校長是一位修女,感到她真的很關心學生,令我對天主教比較有好感。升上中學後因為是基督教學校,自以為很懂事,覺得宗教只是一種寄託,完全沒有興趣去探討。連課程的宗教科我也完全沒有興趣,所以從中一到會考,宗教科都是不及格。
直到在美國上大學,在一個下雪的早上我開車上學,路途中看到四週的環境真的很美,心中出現一個意念:如此美的世界,怎可能沒有一位創造主?因為我對天主教有好感,就獨自參與一間天主教的教會,很快接受了洗禮。
我在美國唸大學是因為有大哥照顧,不過美國讀書的學費很貴,便想回到學費很便宜的加拿大,就開始禱告,神也快速回應,於是完成美國大學第一年課程後就轉校到加拿大的滿地可(Montreal),更感恩的是我能夠主修心儀的會計,我也很努力地讀書,上教會只是例行公事。
不過,神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沒想到第一年的暑假,暑期工的同事都是參與基督徒團契的弟兄姊妹。經過整個暑假的相處,我被他們那一份喜樂和愛心所影響,決定去參與他們的團契。我對福音並不陌生,只是讓我看到是福音的大能。基督信仰並不是寄託,而是能真實經歷生命的更新和變化。我願意接受這福音,而奇妙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 就是我喜歡讀《聖經》!我想改掉的陋習竟能在一夜之間改變,因而我重新受浸,開始在團契事奉。
信主一年後,我在一次培靈會上被神感動,願意走上全職事奉的道路。原因很簡單,神愛一位根本對祂沒有興趣的人,這肯定不是一位假神做得到。當然,我不認為短暫在天主教教會沒有作用,神知道我的心,讓我先去有好感的天主教;我也不認為天主教不好,我只相信神的帶領,緊緊的跟隨祂。
要離開自己有興趣的會計並不容易,更困難是怎樣向父母交代?神也很奇妙的讓父母可以在晚年相信主耶穌基督,成為基督徒,也解決了我認為是服事上最大的攔阻,讓我再一次見證到神的大能。
我的母校的傳統是畢業25年會有一個加冕儀式,重點是歡迎同學回到母校相聚。25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只是能夠回母校的同學都會很樂意。同學們聽到我成為傳道人都很驚訝,邀請我一起午餐的時候分享我的心路歷程。他們說:「你能相信神,成為基督徒已經是神蹟,成為傳道人是更大的神蹟。」不過,對我來說,神能夠改變我,這是恩典,傳揚恩典不也是每一個基督徒的份內事嗎?《聖經》說:「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又說:「神願萬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讓基督徒要「趁着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翰福音》9章4節)
女意:就算被趕下台,也要獻身服事主(服事甘苦談之一)
還記得,我剛信主,就向上主許了這樣的一個願:如果本來跟我脫離父女關係的爸爸能原諒我跟我通訊,我就會將一生奉獻給主,為祂所用。因為自我去了蒙特利爾(Montreal)唸書以後,老爸因着我的叛逆,一直沒有跟我聯絡。
我因為信了主,生命改變,開始寫信給他,每一封都充滿歉意。就是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音訊全無。已經三個月了。
那年的十二月底,跟隨當地的學生基督徒團契,參加了一個學生冬令會。
營會的講員是出了名愛罵人的X牧師。當時,我自薦當營會司琴,彈的全是簡譜也是講員創作的詩歌,對於我這個看慣標準音符的人來說,是極大的難事,但因為當年司琴欠缺,唯有硬着頭皮試試。
好不容易,熬至最後一天。當天早上,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就是收到從同房轉過來爸爸的回信。信中的字句,依稀記得:「親愛的妹子,我也開始去教會了⋯⋯我原諒你了!」讀到那句,已經熱淚盈眶。心想,當天晚上一定要站出來,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主。
那個晚上,我要彈的歌曲是〈十架大愛〉,怎知講員要升E Flat調,談何容易?我整個人就愣在那兒,不懂回應。
講員見狀,立刻說:「我們不要司琴,請司琴下台!」就這樣,我在大庭廣眾面前,被趕下台。
到最後營會呼召的環節了。講員在台上大喊:「上帝要第一流的人才,不要第九流的人才⋯⋯」我聽到「第九流的人才」當下,我心想:「我這個『第九流』的司琴,上主會要嗎?」但一轉念,卻聽到內心另一把聲音:「這是從上主而來的呼召,不是講員的!」
幾經掙扎,我最後還是站到台前,流着感恩的淚(不是因為被趕下台,而是想起爸爸的信),將自己奉獻給主。我更記得,當時大會派了一個藍色硬卡紙剪成的心心。我在卡紙上寫上:「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那些年,為我們這些在營會決志奉獻的年輕人,教會還組織了一個名叫「奉獻團契」的群體,讓我們可以彼此代禱,互相砥礪。我們各人手中都有一本「獻給無名的傳道者」,當中的句子寫道:
「是自己底手甘心放下世上的享受;是自己底腳,甘心到苦難的道路上來奔走!選中這條不自由的道路,並非出於無奈。相反地,卻正是大膽地使用了自己底『自由』。
所以,寧肯叫淚水一行行地向內心湧流,遙望着各各他的山頂!就是至死——也絕不退後!」
一字一句,至今仍是那麼鏗鏘有力,縈繞心間⋯⋯這就是我踏上事奉之路的起點。
關於何志滌牧師
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後在安省神學研究院(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獲道學碩士學位。他與妻子羅乃萱蒙召往台灣宣教,四年後回港服事教會,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約講師。現任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
關於羅乃萱
作家、婦女及家庭工作者。自小夢想當作家,最後夢境成真,卻在人生中途再起飛,進入服事婦女及家庭的遼闊天地,看見上主有愛,人間有情,家庭復合,正享受這個生命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