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心女意:畢業典禮
- 何志滌 羅乃萱

- Jul 30
- 4 min read

TEXT / 何志滌 羅乃萱
男心:孫子的畢業典禮
當我們知道孫子所念的幼兒園會在7月3日舉行畢業典禮,而我與師母被邀成為主禮嘉賓,加上知道孫子是其中一位致謝詞,我們兩家人都開始緊張,我更特別為這次的畢業典禮買了新西裝和領帶,甚至向上帝禱告千萬不要有傷風感冒、喉痛聲沙等毛病。另外,學校也很特別,不准學生告訴父母當晚的表演內容,想給父母一個驚喜。
大日子終於到了,畢業典禮是下午6時開始,8時結束。典禮也準時開始,因為我們都是主禮嘉賓,被安排坐在最前排,觀賞節目毫無攔阻。真的沒有想到,當晚的重頭表演是全部畢業生一起合作差不多45分鐘的歌舞劇,主題是「AI對現代人的影響」,沒想到6歲的孩子居然能有如此出色的表演,服裝和音樂很有心思,學生跳舞非常的整齊,對白也很清楚。當然,我們一定要稱讚老師的功勞和他們所寫的劇本。另外,沒有想到K2的同學也有表演,比較簡單,我相信也是給他們體驗一下舞台,準備明年畢業時的表演不需要太緊張。
畢業典禮不能缺是頒發畢業證書和頒獎,這也讓我感到很新鮮,因為不是每一位同學上台拿畢業證書,卻是每一個同學都能拿到「獎」,給予學生「鼓勵」。這不是我們所謂的「分豬肉」,我相信這個時代所標榜不只是成績,也看重才藝的成就。當然,不得不提,最感動是學校讓師母頒獎給大孫子,我相信是學校特別安排。
這次的畢業典禮讓我有以下三方面的感受:
1. 對新的一代充滿盼望:看到只是5、6歲的小孩的天分,只要能對他們有信心,給予機會,成就一定會更大。
2. 看重小孩的興趣,發展應有的才華:看到小孩能得到不同的「獎」,這正正是因材施教的重要。
3. 信仰的傳承:無論是校監和校長,都看重學生和家長的信仰生活,聽到家長在小孩讀書的階段而相信了耶穌,而小孩也有機會聽到福音和《聖經》的教導。讓小孩從小認識《聖經》和相信耶穌,一生能走在正路上。
我一直的信念是「一代要比一代精彩」,這次的畢業典禮讓我更相信我的信念,明天一定會更好。
女意:不一樣的畢業典禮
畢業典禮從來不是我「那杯茶」。
依稀記得,中學的畢業典禮我該有參加。那是在美國,因為我離開了母校,到當地念Grade 12。對那個典禮毫無印象,因為對那所只念了一年的學校,毫無歸屬感。
直至大學畢業,更加沒有參加,因為同年的6月,我們結婚了。當然婚事行先,畢業典禮則「免」了。
比較重視的,是神學院畢業。還記得拍了一張照片,是我跪在地上,十分喜歡與欣賞的教授Dr. Foster幫我戴上畢業的「帶子」。感恩在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念了兩年的Master Of Theological Studies(現改名為Tyndale University),遇上了很多位學識與生命都讓人尊敬的好老師,也為我跟外子未來的服侍打下了穩健的根基。
再來記得的,大概就是教育大學獲頒榮譽院士的那趟。穿上畢業袍,走到台上那刻,實在感恩不已。感謝大學的頒贈,但心底更深相信,這是上主給我的一份美好的禮物。
滿以為這些典禮都過去了,還會有甚麼畢業典禮讓我深深感動與難忘的?原來是大乖孫的畢業典禮啊!
不經不覺,大乖孫已在原校念了整整四年。更難能可貴的是,我跟外子都獲邀成為當晚畢業典禮的「主禮嘉賓」,而我更要主講信息。雖然這些年已主持主講過不少畢業典禮,但這個「典禮」卻特別緊張,很早已想好用那四個英文字來分享,就是:BHNS,B是Belief,H是Heart,N是New Beginning, S是Steadfast Faith。但總是改了又改,常常都在想:要好好表達,不能失禮乖孫啊!
到了那天,我們倆早早就抵達會場。6點左右,畢業典禮正式開始。見到可愛活潑的畢業生們,在台上熟練的載歌載舞,表演了一齣與AI共融的歌舞劇,內容生動,且帶出家庭和諧,怎樣善用AI來增進見聞,但同時又明白AI不能取代跟家人、朋友的接觸溝通。簡直是職業水準的製作,看得我目瞪口呆。
我的演講也不長,不過15分鐘,但見到台下、家長們留心聆聽,聚會結束後也收到不少鼓勵迴響,心感欣慰。更難得的是頒獎那刻,我把獎座送到乖孫手中。
回到家中,仍不斷看照片,回想這個甜蜜美好的畢業典禮。
更感恩的是,因為有三個乖孫,這樣的畢業典禮陸續有來。我的開心指數也會越來越高啊!
關於何志滌牧師
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後在安省神學研究院(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獲道學碩士學位。他與妻子羅乃萱蒙召往台灣宣教,四年後回港服事教會,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約講師。現任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
關於羅乃萱
作家、婦女及家庭工作者。自小夢想當作家,最後夢境成真,卻在人生中途再起飛,進入服事婦女及家庭的遼闊天地,看見上主有愛,人間有情,家庭復合,正享受這個生命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