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男心女意:感恩

  • Writer: 何志滌 羅乃萱
    何志滌 羅乃萱
  • Aug 29
  • 4 min read
ree

TEXT / 何志滌 羅乃萱



男心:感恩——讓人活得更幸福


感恩可以說是一種心態,是對生活真誠的回應。只是活在繁忙的都市中,往往會忽略身邊很多美好的人和事。當人懂得感恩,就會珍惜一切,就能活得更幸福。


首先,感恩的人比較正向思維,會用正面來看發生的事。好像遇到一些對自己的批評,也會認為只是有人給他提醒,值得自省。無論批評是否正確,都會感恩。因為人有話說:「有則改變、無則加勉。」感恩讓人看到別人對自己善意的提醒、而不是惡意的批評。研究發現感恩會使我們更能夠以正面的角度看待問題(positive framing)、更傾向會尋求其他人的援助。由此可見,感恩使我們的抗壓能力增加,是其中一個可能提升幸福感的原因。


其次,感恩可以讓人更體會「助人為快樂之本」,無論是家人或朋友,因為對人表達謝意,讓付出幫助的人知道自己所做的被人肯定,相對也會繼續願意幫助。雖說「施恩莫望報」,若真的得到回報,我相信會欣然接受之餘,也會成為動力繼續去幫助人。其實,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這是一種成熟與成長的象徵。它讓我們不再只關注自我的需求,而是更加關注他人對我們的影響。感恩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充實,也讓我們變得更加謙遜和有愛。這豈不是幸福的人生嗎?


再者,感恩有助於身心健康。西北大學心理學家Dr. Judith T. Moskowitz說:「我們鼓勵人們每天嘗試感恩」,晨起睜開眼或入睡前,可試試看在心中對其他事物表達感謝。Moskowitz博士一直在研究每日保持感恩對減輕壓力和健康影響,證明這些技能幫助人增加正面情緒,研究結果是使人加強正面情緒,幫助人們應對壓力,以改善身心健康狀況。另外,哈佛大學從五萬位女性的研究,顯示「心存感恩」可以幫助你活得更長久,因為死亡風險降低9%。


我們無法選擇在生命中會遇到甚麼樣的困難與挑戰,甚至中國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過,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這些困難,以及如何對待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度過困難的人。學會感恩,便是學會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在人生的旅途中與他人共享溫暖與善意。感謝他人,並將這份感恩傳遞出去,你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將會倍增,幸福人生可以說是從「感恩」開始。


女意:感恩,是一生受用的好習慣


記得許多年前,去了一個退修會。當中一個練習就是,「將從成長到現在,曾經鼓勵過你、幫助過你、特別在你人生低谷時扶你一把的人,甚至是跟對方素未謀面,但因為他寫的書、講過的一句話鼓勵過你的,統統記下來。」當時給我們的是一個小時,滿以為寫不出甚麼名字,怎曉得安靜下來,那些逝去的回憶如泉湧至,名字一個接一個地寫下,如我未足月出生那天,鼓勵媽媽讓我接受天主教洗禮的修女,幼稚園小學中學碰到的良師益友,跟工作上遇到的「貴人」等等,記得當年三十多歲的我,已經寫下了兩百多個名字。


​如今,已經快步過中年。若要重寫這份名單,肯定超過幾百位。回顧所來徑,走過多少趟人生的低谷與高峰,都是因為身旁常碰到樂意幫忙的「貴人」。


也因為如此,在這幾年,我越來越相信,感恩是一種很奇妙的力量。


​感恩的好處,更是不勝枚舉:


​會讓人快樂:我每天的靈修日記,會記下禱告事項。蒙應允後,又會記下上主奇妙的帶領,甚至會在講座中跟聽眾分享。


​會讓情緒更穩定,甚至壽命更長。最近讀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顯示,長期從事義工服務的人,情緒更穩定,壽命也更長。「因為他們長期活在「利他與感恩」的情緒狀態中,身體自然進入良好的正向循環。」


​會更懂得珍惜與別人的相處。因為我深知道,沒有任何的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人家沒這個「必要」回應,所以那些回應都是「走多一步,問候多一句」。老實說,在香港這個繁忙的社會,每個人都忙着「掃自己的門前雪」,願意關心一下鄰舍或「別人的瓦上霜」的人,要好好珍惜與他們的情誼啊!


​更要學習「施比受更為有福」。我常常想,接受了身邊許多人的幫忙,當然要「回饋」啦!除了向幫助者表達感激之情,也會被對方的「熱情」感染,樂意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不過,一切的同行鼓勵,我都會遵從上主的帶領,換句話說,是按心中的感動待人行事。


​當然,也曾試過見到那些「過橋抽板忘恩負義」的,那就當是一個教訓,告訴自己:就算幫助別人也要有智慧,不要隨便上當啊!


​不過,始終相信,感恩的心是一生受用的好習慣,讓我們每天過的,都是「好日子」!



關於何志滌牧師

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後在安省神學研究院(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獲道學碩士學位。他與妻子羅乃萱蒙召往台灣宣教,四年後回港服事教會,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約講師。現任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


關於羅乃萱

作家、婦女及家庭工作者。自小夢想當作家,最後夢境成真,卻在人生中途再起飛,進入服事婦女及家庭的遼闊天地,看見上主有愛,人間有情,家庭復合,正享受這個生命的新境界。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