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心女意:小別
- 何志滌 羅乃萱

- Sep 26
- 4 min read

TEXT / 何志滌 羅乃萱
男心:意外的發現
十多年前我跟師母有一個往外地事奉的原則,就是若超過四天,我們一定是「雙劍合璧」,一起出差。所以,主辦單位一定請我們兩位,因為一起出差事奉可以彼此照顧,《聖經》也說:「兩個總比一個好。」
沒想到今年八月的紐約之行卻因種種的原因,我要單人匹馬一個人去紐約事奉。其實出發前我的心非常忐忑,因為很多年沒有自己一人坐長途機。不過,這是既定的事實,紐約的單位已經不可能改期,只能禱告神,求神保護。
我跟師母已經結婚46年,按很多人的觀念是「老夫老妻」,甚至很多人會說這類的夫妻關係已經從「愛情」轉為「親情」。不過,我這十天的分離,讓我覺得這並不是完全正確,有以下三個原因:
1.很深掛念對方:《聖經》提到婚姻的重點是「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我相信這很清楚提到「親情」與「愛情」的分別。我二十歲離開香港,我相信自己也是一位孝順的兒子,只是我並沒有好像這次掛念師母的心。假如認為夫妻間的愛情會因年日轉為親情,可以說是因為沒有繼續培養夫妻關係。打從結婚的第一天,我已經跟師母約法三章說:「無論結婚多久,一定不能說『老夫老妻』四個字」,因為這觀念好像認為夫妻間已經不需要繼續培養愛的關係。所以,我跟師母仍然保持「約會」。這次的「小別」,讓我相信彼此間不只是「親情」、更是「愛情」。
2.很想回家的心:很多人會替我不值,為何老遠去到美國,不多住幾天遊覽一下?只是我在完成所有聚會的第二天,就搭上早機回港,最重要的原因是很想回家。我自認「家」是世上最安全的地方,當一個「家」有「愛」,就很想回家。我不會說我與師母沒有分歧,只是我們知道「溝通」的重要,因為我們願意敞開自己的心,彼此有很深的了解,自然也會容易解決分歧。真正的愛情是「永不止息」。
3.夫妻間的默契:很多人會說:「夫妻生活時間久了就會有夫妻相」。當然,這「夫妻相」不一定是樣貌,而是因為夫妻彼此間更深的了解,另外也會在個性和習慣上互為影響,就形成「夫妻相」。其實,我心中已經體會到師母很想我早點回家,而她也知道我會早點回家。所以這次紐約行程前後只有十天。
坦白說,假如我這次不是因一人出差而「小別」了十天,不會領會到因與師母過去在婚姻上不斷地培養,我們之間的關係已更密切。這讓我更深信無論結婚多久,真的不要說「老夫老妻」,反而要保持婚姻關係的新鮮感,婚姻才能「永結同心」。
女意:小別的日子
年輕的我倆,常常因為服事的緣故要小別。那些年,如暑假來臨也是營會旺季,小別數次已是等閒。那時仍年輕,總覺得小別勝新婚,而且大家都忙得很,即使小別,也不大掛念。
但隨着年華老去,兩個人黏在一起的時間多了,想法就很不一樣。坦白說,咱們這對「雙劍合璧」,竟是越來越不想分開,所以那些海外講座邀約,如果不是約咱們兩個的就盡量推辭,免得要分開一陣子啊!
只是最近這趟,因為何牧答應了去紐約講道,我又碰巧不能參與,於是要分開兩個星期,已是鐵定的事實。但心中仍是忐忑不安,因為聞說那邊治安很差,入美國境又比過去「麻煩」,心中一直浮現這樣的想法:「如果他不用去就好了!」想歸想,始終沒能如願。
出發的那天,我仍在睡覺,他已坐了計程車往機場出發。他此行是當一個營會的講員,我又會擔心:已經一把年紀的他,能否撐得住這樣密集的服事?又聞說流感猖獗,如果他染上了怎辦?又或者,他閒着無聊,上街逛時碰上不法之徒怎辦?……總之,就是憂慮重重。
所以,第一天收到他報平安的電話,真是大大鬆一口氣。
跟着,知道在美國的弟弟招呼他到家中管接管送,心頭大石終於放下了。只是,一個人睡的日子,實在很不習慣。
第一晚,我竟然睡不着,失眠了。那個晚上我做了超慢跑,打了保齡,也打了乒乓,身體累得很,但腦袋像上了發條似的,十分活躍,讓人難以入睡。一直熬到三點,才勉強睡了三個小時。大清早六點就起來,打開電腦,看看那邊廂的他到底在幹甚麼?怎知他一見到我上網,電話就來了。
別以為我們在視像通話中,會說甚麼情話?一把年紀了,也不習慣這樣「情意綿綿」,只是問去了哪兒?跟誰吃飯?有甚麼有趣的事情?有否見到一些有趣的人事物?哈哈,都是一些生活碎片,通話時間也只短短的十分鐘左右。然後大家便各忙各的,掛線了。
不過這些日子,會讓我想起昔日咱們仍在拍拖,分隔兩地(蒙特利爾與多倫多)通話的日子:要在宿舍排隊等打公共電話,要儲夠零錢入銅幣,通話時段更只有幾分鐘,那幾分鐘的談話是我們最珍惜的。
如今真好,有視像通話,有各式各樣的選擇,溝通的渠道多了,少受時空阻隔。照道理,夫妻情侶或親人之間,關係應該比前親密,是嗎?
對我來說,雖然溝通無阻隔,但思念仍濃。所以那天聽到牧師說改了機票,要提早回港,我是超開心!畢竟,這把年紀,還是「小別越少越好」啊!
關於何志滌牧師
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後在安省神學研究院(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獲道學碩士學位。他與妻子羅乃萱蒙召往台灣宣教,四年後回港服事教會,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約講師。現任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
關於羅乃萱
作家、婦女及家庭工作者。自小夢想當作家,最後夢境成真,卻在人生中途再起飛,進入服事婦女及家庭的遼闊天地,看見上主有愛,人間有情,家庭復合,正享受這個生命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