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獨立風波再現 加國面臨分裂?

  • Writer: 鄧永璋
    鄧永璋
  • 2 days ago
  • 5 min read
ree

筆者記得,在1995年加入了溫哥華的傳媒行業不久,便遇上了魁省的獨立公投。當時對魁省認識不多,因此也不太了解為何該省想脫離加拿大。那次公投的結果是有百份之49.42的省民支持魁省脫離加拿大,百份之50.58的省民則反對,反對魁獨的一方只是險勝。自那次魁獨公投後,便鮮有聽到有省份表示想獨立。


TEXT / 鄧永璋  PHOTO / 互聯網


可是最近這數年,又開始聽到有省份希望獨立的聲音,其中一個就是筆者居住的卑詩省。除了卑詩省外,今年四月公佈的一個民意調查顯示,本國中部的沙省也有意獨立,Angus Reid民調公司在今年聯邦大選前所做的調查顯示,高於3成的沙省受訪者表示,假如自由黨組建下屆政府,他們會投票支持離開加拿大聯邦,建立自己的國家或加入美國。調查亦顯示,如果自由黨獲勝,亞省有3成民眾支持獨立,比率僅次於沙省。亞省省長戴思敏雖然表示不希望亞省獨立,但卻表示如果公民在請願書上收集到所需數目的簽名,她將於明年就亞省獨立舉行全民公投,該民調亦顯示卑詩省有1成7省民支持獨立。


想獨立的原因

 其實不同省份有意爭取獨立均有不同原因,但一般都與不滿聯邦政府撥款不公或不足,又或是感到聯邦政府侵犯到省府的權限有關,例如吸納移民政策就是一例,當然也會有其它的獨特因素。以卑詩省為例,省長尹大衛最近才批評聯邦政府對西岸渡輪服務的資助,遠較東岸省份為少;另外,卑詩省與首府渥太華的距離是各省之最遠,與聯邦領導層難免會有疏離感,反觀卑詩省的大城市溫哥華與美國的西雅圖則相當接近,兩市的聯繫較緊密不足為奇。根據今年初由民調公司Research所做的民調顯示,有2成5卑詩省民覺得自己的身份是卑詩省民,其次才是加拿大人;調查又發現2成8的受訪者認為,卑詩省若成為獨立國家也許會更好,更有6成受訪者認為相較多倫多與滿地可,他們與西雅圖及波特蘭的民眾有更多共通點。


至於亞省的問題則較複雜,一來亞省不滿聯邦政府的能源政策,二來在意識形態方面,亞省與聯邦政府亦南轅北轍。例如在跨性別政策方面,亞省省府通過了一些針對跨性別人士的新法案,包括禁止對16歲以下未成年人士進行青春期阻斷劑和荷爾蒙療法,另一項法案則要求16歲以下的學生若希望在學校使用與其出生性別不同的名字或代名詞,必須先獲得父母的同意。至於戴思敏在對抗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立場,與聯邦政府亦有不同。其實不僅在加拿大,在美國也有州份有意獨立,加州是美國民主黨的票倉,但如今美國是在共和黨特朗普的管治下,該州想獨立亦不難理解。


想獨立是對還是錯?

筆者認為,某個省或州爭取獨立,當然是有其自身好處才會有這想法,例如能取回自決權,不再受制於聯邦或中央政府;但獨立的同時也會失去一些好處,例如財政要完全獨立,不會再得到聯邦或中央政府的撥款,當遇上外交風波時也要自己處理。這其實有點像子女長大後想離開父母爭取自立一般,但自立後便可能再得不到父母供養,遇上困難亦要自己想方法解決。既然有得也有失,似乎獨立並無對或錯的問題,只要能以和平方式解決便可。然而,地區爭取獨立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後果,例如影響國家團結,令一些原本沒有獨立意願的地區仿效,嚴重的話可能會令國家四分五裂。


要以和平方式解決

不管如何,在西方民主國家,即使有地區想獨立,都會有機制處理有關問題,務求以不流血的和平方式解決,例如公投就是個好方法。在公投舉行前,也先要有足夠的民意基礎,否則公投便不會舉行。有意獨立的地區會做各式各樣的民意調查,觀察民意的走向,這種以和平方式處理獨立運動的機制,值得沒有這種機制的國家效法。在一些民主機制還未成熟的國家,莫說是公投,就算是做民意調查或探討獨立議題,也屬於嚴重罪行,牽頭者隨時會被判坐牢,有時更會引發流血衝突及人命傷亡。


目前本國省份的獨立風波主要由亞省引發,但估計省長戴思敏也看到當中的利與弊,其中一個弊處是假如亞省獨立,該省的東面及西面都會被加拿大領土所「圍困」,缺乏海港通道將會令經濟發展困難重重,因此這股獨立風波能否發展至公投這一步還有待觀察。


《 舊約聖經》 的例子

筆者覺得《 舊約聖經》的故事,也值得讀者參考。神透過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他們在曠野生活了40年後才能進入神所應許的迦南地。縱然在過程中神曾多次幫助及拯救他們,但他們沒有感恩圖報,反而要求士師撒母耳另立一個王來治理他們,要完全脫離神的管治。這與地區爭取獨立有點相似,而神亦容讓他們這樣做,但脫離了神的以色列人並非從此一帆風順,最終國家分裂變成南北兩國,而管治北國以色列的所有王都完全離棄了神的教訓,最終在公元前722年給亞述帝國所滅,至於南國猶大也在公元前586年為巴比倫所滅,以色列人一直要等到公元後1948年,才能再建立自己的國家。所以就算對領導者有不滿就要爭取獨立嗎?《 聖經》的例子讓我們知道這不一定,假如以色列人由始至末都順服神的帶領,沒有另立新王,相信以色列的歷史便要改寫了。


「以色列的長老都聚集,來到拉瑪見撒母耳,對他說:「你年紀老邁了,你兒子不行你的道。現在求你為我們立一個王治理我們,像列國一樣。」撒母耳不喜悅他們說立一個王治理我們,他就禱告耶和華。耶和華對撒母耳說:『百姓向你說的一切話,你只管依從,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做他們的王。』」(《 撒母耳記上》 8章4-7節)



魁獨運動涉及文化因素

魁省有意獨立除了由於政治、 經濟及主權因素外,另一重要原因是由於該省的獨特文化背景。該省曾是法國殖民地,有其獨特的法裔文化,官方語言更是法語,魁省省民很想保護他們與其它省份不同的獨有文化,從而避免受到同化,因而傾向獨立。



關於鄧永璋

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經濟系畢業,在溫哥華數家華語傳媒機構任職資深記者及新聞主播,現職Omni多元文化電視台資深記者, 亦是基督教報刊專欄作家,著作有《人在做 神在看》。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