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樂散步:絕不讓加油站「錢湯」消失
- Chion

- Jul 30
- 6 min read

雙手捧着蒸餾咖啡,坐在澡室改裝成的café 中,老太太靜靜看着牆上壯大的富士山圖,懷緬八十多年前同一的空間中的瑣瑣碎碎的談笑聲及水聲。在濕熱和暖的更衣室,溺愛她的祖母看着臉蛋紅紅的小孫女雙手捧着香蕉牛奶滿足地飲着,年老的她嘴角向上微微笑着。充滿生活記憶的地方,總讓人們努力想把它留下,其中一個特別多故事的老地方就是「銭湯」(Sentou,錢=附費,湯=熱水,有蒸氣熱水的公共洗澡堂,但不一定有溫泉)。老太太身在的「快哉湯」有90年歷史,曾一度被戰火摧殘再建,但又因後繼無人而閉門,最後在街坊合力再重生,成為散發乾爽木香的多種用途工作室及社區交流設施,為人們保留一偶回懷思念之地。
TEXT & ILLUSTRATION / Chion
錢湯歷史非常悠久,昔時主要因衛生的原因而為病人、貧窮者開設。最古舊的平民用湯屋位於京都,在全是木屋的江戶時代,因怕多用火而生火災,禁止人們在家煲水沖涼,所以錢湯是必須的公共設備。六十年代全國二萬以上的錢湯,現今只剩下少於三千五百間,但日本還有很多舊式高樓住宅是沒有浴室的,如在北海道小鎮的公屋居民早成了錢湯難民,愛清潔的住民要坐很遠的車才能舒舒服服洗一次澡。
溫暖人心的大島伯伯
大多數錢湯用電或煤氣煲水,但還有不少有着長長煙囪的老派錢湯繼續使用廢棄木紙等材料,環保但也很費力氣;再加上古湯屋有很多獨特的機械設備,一旦壞了便難再補配零件。於1957年創業的「明神湯」門口似古式宮殿,是眾多國內外電視劇熱愛的取景場,還能存留至今時今日,就是因為大島伯伯是出身錢湯世家,甚麼水泥、木工、修理及燒焊等從小就要學習,連螺絲及鞋櫃的木鍵鎖也懂自製。這位無可取代的錢湯達人一旦退休,真難再尋到如此萬能的經營者,傳統的燒柴錢湯又消失一間。
大島伯伯覺得錢湯是日本人教導孩子守禮儀、學規矩的地方,所認識的親友鄰居、初次見面的陌生人,老老少少都聚集於一池一室,維持着微妙的人際關係及互動,孩子不自覺地接觸着縮小版真實社會,磨練出日常待人處事之法。帶着先祖的使命,伯伯雖然感辛勞但幹勁十足,要讓每一位客人浸完最適溫的「湯」歡歡喜喜地回家,也讓他們繼續擁有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這幸福熱氣對活着的人很重要,他會繼續溫暖一代又一代的身心。
創新錢湯企業延續傳統
年頭特意走訪國際級名店群集的表參道,去看看充滿太空感似鑽石切面新落成商業設施,發現地庫竟開了一間與四周風景違和的店——「街の銭湯」(街道上的澡堂),是百年錢湯「小杉湯」的分店。澡堂裝修貼近高円寺原店,有木鞋箱、洗澡用木桶木椅及富士山牆畫,疊疊米與木香組成明亮柔和的開放休憩區。原來是三代目繼承人平松知介新挑戰非住宅區的錢湯,把傳統打造成為一個遊樂場、文化體驗場或博物館之類的存在,在這裏能買到跑步鞋,也能嘆着黑啤work at café。但他又反現代不愛用機器售票,堅持「人的交流」才是真正體驗錢湯必要的一環,收費番台必有工作人員親切招呼各族裔的客人。
知介從不覺得「小杉湯」是他的私有財產,自己只是這段時期的管理者,任務是讓錢湯一百年又一百年繼續運作下去,並努力實踐先代的理念——保持一個清潔又舒適的澡堂。作為理性經營者,在法定¥550湯費不足以維修高円寺「小杉湯」這百年文化財產的局限下,就新增錢湯有關的商品,浸湯後飲料、護理小用品、藝術家作品租賃區等,也連合熱愛錢湯的人,合作經營錢湯X餐廳、錢湯X住宅、錢湯X服飾等等各種創新企業,未來更想在海外開分店。
1923年東京大地震後,以豪華寺院外型建造的「小杉湯」,對於在廢墟重建中的住民來說是復興之盼望,長年陪伴人們走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讓他們每晚能鬆一口氣、休息一下的熱水泉。到了今時今日,SNS流行後資訊太多,沒有了共通的話題,關係急速冷凍令疲乏的年輕人更感孤單。知介有野心但也深知錢湯對自己這一代及長輩們的重要性,特別改裝加強浸湯後人們會自然留下的元素,在熟知的地方與認識卻不熟的鄰居輕度交流。「小杉湯」真多了沒有任何特別理由而獨自一人經常光顧錢湯的年輕客人。知介很開心,因為「沒有理由」很有意義,證明這裏令他們舒服又安心。
在浴池中夾Band
物極必反,走得太急促的社會,反真的讓越來越多年輕人在慢活錢湯中找到歸屬感。由位於神戶商店街「閉店吋前」(離關門只有一吋之差)、有76年歷史的「湊河湯」,由常連客(jourenkyaku常客)變成接手新女店長的松田悠笑着說:「一直想找一份工作能貼近地區百姓,與他們時時面對面談笑交流。每天被利益效率思維導向、長時間的管理崗位令我感到很厭倦,所以脫去白領選擇加入2021年成立的「Yutonami」社,意思是經營錢湯與生活並存,現在與80位20至30多歲的同事一齊運營10間錢湯。記得裝修時突然大漏水,幸好之先在其他錢湯修行學習,並有本社支援,才能鎮定地有對策地處理,深感經營錢湯必須與人互動合作。」
每一個錢湯都獨特及本地化,因悠本身熱愛音樂也曾是歌手,重新開業前邀請樂隊在浴池中夾band,觀眾坐在洗澡水喉旁一齊熱唱。七十多歲元湯主元本太太的丈夫離世後,錢湯的人聲本應消失;她看着人聲鼎沸的情境,握着悠的手流下喜悅的眼淚。她也很欣慰年輕愛湯人在觀察到此區入夜後很冷清,提案在休憩處增設站立酒吧,讓不分男女老少晚上不浸湯也有個地方能談談天說說笑,終於放心交棒。
錢湯素人成功翻身
「Yutonami」社創辦人湊三次郎因家附近沒有錢湯,到高中才與友人們一起在橫濱工廠區初次浸錢湯,少年人不約而同感到「泡廣大的澡池,真好!」奇妙的舒適感令他很驚喜,從此人生軌跡起變化。三次郎興致勃勃巡迴本島、離島、海外的澡堂,自稱錢湯活動家,積極推廣年輕人X錢湯的各種項目,並鎖定以「溫活」(溫暖身體的活動)為人生目標。24歲時拿着全部儲蓄並問父母借錢,錢湯素人就毫無猶豫一人接手曾兼職、將倒閉的「梅湯」。
2015年那年,他24小時365日吃睡在錢湯,七點駕車去搬柴,零晨一點沖洗完澡池才睡覺。辛苦又零工資並沒有搖動「絕不讓錢湯在日本消失」的強烈信念,湯場快速在消失,前景很不樂觀,他堅定地要留下更多豐富了自己人生的錢湯。有愛湯人聯盟的支持,全力運用SNS及媒介幫助宣傳,並忍痛提高成本改善服務,如增設傳統錢湯要自備的洗頭水及皂液,迎合新一代及海外客人的習慣。最終大受注目已成京都名湯的「梅湯」,每天順調穩定有300至600個客人,收入十倍增長。在「Yutonami」社努力經營下,每天都有人查詢想加入守護行列,三次郎覺得這不能賺錢又要苦幹的工作,真要理解它的珍貴的人才能長期全心投入。
掛念屬靈加油站
家裏有浴室也無阻我的日文老師每天去寬廣的大澡堂泡浴,與鄰居們談談笑笑才回家安睡,我住了幾年才理解老師及日本人的錢湯情義結。「銭湯は、ご近所のパワースポット(Power Spot)」的深層義思,借用香港廣告詞一用,錢湯是「梗有一間喺左近」的生活加油站。身在異文化中,遊子總會懷念肚腹加油站 ——親友歡聚的茶樓,屬靈加油站——同聲同氣的教會團契,在那裏一同敬拜讚美、查經分享,低潮時有人代禱,高興時有人共樂的時光。點點滴滴的暖暖人情牽掛支援,讓我安心也有信心繼續前行,所以能欣賞並支持這班努力要保留傳統的愛湯人!
「所以,在基督裏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腓立比書》2章1-2節)
關於 Chion
來自加拿大的Chion愛畫畫、愛創作,現與天父一齊在「日本樂散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