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如是繼續
- 蘇智瀚

- 4 days ago
- 3 min read

榮獲202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的巴西電影《I’m Still Here》(“Ainda Estou Aqui ”),港譯《我生如是繼續》),根據故事主角Rubens Paiva(Selton Mello飾演)兒子Marcelo Ruben Paiva撰寫的傳記改編。電影只用了150萬美元製作,卻在全球收獲超過3,600萬票房,並且在多個國際電影展上獲得大獎。
PHOTO /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港譯名字精彩
有別於一般的政治傳記電影,《I’m Still Here》並沒有聚焦在妻子Eunice(Fernanda Torres飾演)怎樣為丈夫「沉冤昭雪」。138分鐘的電影裏,有四份之三是在描寫Rubens被捕失蹤後,Eunice怎樣帶領家人面對。她向政府追究Rubens下落的過程只是輕輕帶過,沒有任何曲折的橋段。
電影原本葡萄牙語的名字“Ainda Estou Aqui”直接翻譯是英語名字“I’m Still Here”,是「我仍在此」的意思,但香港發行商把它翻譯成《我生如是繼續》,實在是神來之筆。電影的重點是Eunice怎樣在一個缺乏公平公義的環境,將自己與孩子的凌亂世界收拾整理,繼續前行。
演出家人關係的質感
巴西女演員Fernanda Torres演活了Eunice的角色。丈夫被捕後茫然無助,又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與情緒;被軍隊帶去問話時候的卑屈,回家後的沉着、以至內心掙扎,Torres都演得入木三分,舉手投足、一個眼神,已經能夠讓觀眾感應Eunice內心的感受。Torres以本片同時被提名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並且在金球獎勝出。
五個不同年齡的孩子亦演得很出色。年紀最小的Maria和Marcelo精靈可愛,年紀較大的三個女兒Vera、Eliana和Nalu性格鮮明,充滿活力。五位年輕演員除了把自己的角色演得好,也把相互之間的互動演得非常具有質感。青少年期的衝動與固執,患難時候的真摯感情,特別是三個姐姐對弟妹的疼愛與照顧、與母親Eunice之間的感情關係,都讓人感動。
亂世中前行的力量
電影的調子很沉重,Eunice的堅忍卻讓觀眾看到希望。在崩塌的敗壞世界前行,需要很大的勇氣與信念。Eunice就是在這種沉鬱中,展現了她對生活與孩子的堅持。記者朋友為Eunice安排訪問,並要求Eunice與兒女合照,在報道內刊登。很久沒有一家合照,縱然缺少了爸爸,兒女還是滿心歡喜。攝影記者建議他們要表現哀傷一點(放在報道裏會容易引起同情),Eunice看着歡笑的孩子,說:「你們喜歡笑就笑吧」。
迷茫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結束,哀痛也許沒有盡頭,能夠歡笑的時候,就要讓自己歡笑。生命還是要繼續。
看《I’m Still Here》的時候,筆者剛遇上人生與事奉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心內多少也有些傷痛,前路亦充滿不明朗。上帝卻用使徒保羅的說話提醒我,也是我一直最愛的《聖經》經文:「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富裕;我已經得了祕訣,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或是飽足,或是飢餓,或是富裕,或是缺乏,都可以知足。我靠着那加給我能力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4章12-13節)不論日子如何,當我們願意倚靠上帝,就有足夠力量去前行。
相信神在暴風雨中掌權
到了電影片末字幕,導演才告訴觀眾Eunice在48歲那年拿到律師執業資格,那是Rubens被捕後的六年。一直到事發後25年,政府才承認Rubens是在嚴刑拷問中被殺害。Eunice收起了悲傷繼續前行,卻不是忘記追求公義;她只是明白在這漫長的路上,孩子與自己的生活需要繼續。
《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看不見之事的明證。」(《希伯來書》11章1節)如果我們相信公義有一天會彰顯,相信有一天會看到努力的成果,相信上帝在暴風雨中依然掌權,我們就更需要憑信心繼續前行,活好每一天,不要讓迷茫和悲傷蠶食我們的生活與信心。
劇情簡介
1971年,巴西。曾經流亡海外六年的前國會議員Rubens Paiva,與家人在海邊小鎮生活,一切看似逐步恢復正常。卻在某一天,Rubens突然被人帶走,從此失蹤。妻子Eunice與女兒Eliana隨後亦被帶走問話,但先後獲得釋放。Eunice知道丈夫是因被懷疑協助流亡海外的異見人士而被軍方帶走,軍方卻矢口否認。帶着五個孩子的Eunice,往後的人生怎樣走下去?面對獨裁的軍權政府,她又是否要為丈夫討回公道?
關於蘇智瀚
作者為加拿大影音使團義務傳道。原文載於作者Facebook個人專頁「John大叔生活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