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單純信靠 活得淡然 譚富濤

  • Writer: Cherry
    Cherry
  • Aug 30
  • 5 min read
ree

貧窮或富足,都要仰望神——說得容易,行卻艱難。

譚富濤的人生就如絕大部分人的一樣,沒甚麼驚濤駭浪,也不是大富大貴,但憑着未經磨練卻單純的信心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直到今天他經營連鎖咖啡店事業有成,仍能保持謙卑。

「其實順境逆境我都沒所謂,反正也會依靠天父。」這份心態淡然得很,但充滿信心的力量。


TEXT / Cherry PHOTO / 受訪者提供



譚富濤(Chester)自言他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就算遇過一些高低起跌,仍覺得自己的經歷平平無奇。或許他的人生像一杯Americano,看來有些平淡,細嚐之下自有滋味的層次。


醞釀廿年的信仰

Chester信主的歷程長達二十多年,他的信仰根基是長年累月聚沙成塔而成的。


「我讀基督教小學、天主教中學,中學時上課要讀天主教《聖經》,所以對信仰有一點了解。朋友帶我去教會團契,初時我抱着『交功課』的心態應對。」他坦率地笑說。漸漸他覺得去教會聽道理也沒所謂,也認同某些基督教的價值觀,然而這顆信仰種子幾年後還未發芽,便被花花世界所掩埋。


「其實我心裏是相信耶穌的,但教會沒有人催促我受浸,缺乏了儀式感幫我投入信仰。我讀大學後就如眾多年輕人一樣,想要自由、見識世界,覺得《聖經》設下很多規矩限制,又要定期返崇拜和團契,於是沒有再去教會。」


工作、玩樂、享受使Chester與神漸行漸遠。他忘記了天父,天父卻沒有忘記往日這個曾經尋找祂的少年,安排他結識一個同樣遠離神的女孩子、相戀結婚,再使用他對太太的愛重新與主建立關係。


「結婚不久太太開始主動返教會,偶爾邀請我同去。雖然到達人生另一階段重返教會有新的體會,但我依然像以前那樣,覺得信耶穌不是壞事,抱着『交功課』的心態『信主』。」


直到十年前,這顆被封在冰土中十多年的福音種子終於破土而出。朋友邀請Chester去佈道會,他決志信了耶穌,定期返教會,今年四月受浸。「從以前認為自己不需要信仰,到後來承認需要耶穌,整整醞釀了廿多年。」他說。


屬靈的覺醒,永遠不會太遲。Chester回首過去事業的起起跌跌,原來耶穌一直牽着他的手前行。


艱辛創業住劏房

Chester既是世界頂尖的咖啡師,也是連鎖精品咖啡店ideaology的老闆。咖啡的香氣飄散着文青的味道,誰想到他最初是在粗獷型的地盤工作?


「我修讀建築管理畢業,時常在地盤工作,可是即使我在建築行業做了六年,還是感到難以融入地盤文化和價值觀。例如最普遍的說髒話,那裏無論讀書多與少都髒話橫飛,我卻非常反感。我不禁反問:在這個環境工作,是不是我喜歡的生活模樣?」當年這個廿歲出頭的社會新鮮人眼看香港處處基建、上司步步高陞,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在不久的將來便會像上司那樣平步青雲。


只是那不是Chester想要的將來。


「我在不同行業間尋尋覓覓,也在藥廠做過銷售員,後來才遇上咖啡。」有趣的是他從沒有特別鍾情咖啡,是在2006年偶然間接手朋友放售的咖啡室生意後才愛上咖啡。


「那時候我恃着年輕,甚麼都夠膽試。我拿出『成副身家』投資咖啡店,翌年結婚,因為生意尚待起步,收入不好,我和太太只能住劏房。」一家開設在高檔商場的精品咖啡品牌,老闆本人竟然蝸居劏房,雖然只是過渡性,對比之大仍令人驚訝,而Chester娓娓道來艱難的創業血淚史,卻說得淡然。


「我試過欠100元才夠資金出糧給同事,然而即使那時我還未信主,神已經在幫助我。記得有一次我去銀行存款時掉了一張支票也不知道,銀行打電話給我說拾到我的支票,已為我存入帳戶。所以我有盼望,深信生活不會落得很差的地步。」Chester坦言由創業直至2017年,咖啡店大部分時間只在僅夠生存的狀態,那段日子過得非常不容易。



克服風浪見恩典

從不懂咖啡到喜愛咖啡再到鑽研咖啡,Chester對咖啡藝術的追求可謂達到極致,厚厚的資歷包括擔任國際咖啡比賽評判。他創業時香港才剛開始流行精品咖啡,發現兩間咖啡店僅能做到收支平衡,而他教授咖啡技巧、做顧問反而賺到一些收入,於是裝備自己變得更加專業,為咖啡店品牌闖出聲譽,吸引更多人主動合作。


「2009年香港開始流行精品咖啡,於是我到台灣深造咖啡技術、成為了咖啡師的導師、然後當上國際比賽評判,再參加國際咖啡豆烘培比賽,獲得冠軍。」Chester用簡單一句話概括了十多廿年用無盡心血與汗水鍛造而成的咖啡造詣,謙稱全靠上帝的恩典才獲得咖啡豆烘培冠軍的榮譽:「當然我懂得炒豆,但比賽上安排參加者使用的不是我熟習的機器。我有朋友使用與比賽同款的炒豆機,我在比賽前一天才能夠請朋友教我怎樣啟動機器,完成比賽後不久就上機回家,一下機已收到短訊通知我拿到冠軍。其實我比賽時也只能單憑炒豆經驗見步行步,這樣也贏得比賽,不是神的恩典是甚麼?」


面對咖啡店長年的資金危機、磨練咖啡技巧的反覆失敗再嘗試,Chester都未曾燃起放棄念頭;人事上的變遷卻擊中他的軟肋,令他陷入痛苦。


「2017至2018年是我經營得最痛苦的時間。當時ideaology的品牌已經為人熟悉但是還在虧損,所以我決定結束兩間生意差的店子再投資開設兩間新分店,因為我深信咖啡店是有前景的⋯⋯可惜同事不認同。」在同時拓展兩間新店的重要關頭之際,同事五六年的團隊竟然一起結隊離職,叫Chester痛心不已。


「我很震撼,本來一心想着大家同心撐過難關迎接前景。我有反思到底我做錯了甚麼,導致同事要離開?神要藉此教導我信心應建基於主而不是人,我們沒可能控制人的心,只可以信靠主,況且我已不能回頭,只能選擇堅持繼續前行。」他分享說。一揮走了悲傷和煩惱,Chester立刻動身克服重重艱難、重整旗鼓,一改過往「不干預管理」的方式,重新定立規矩、親自栽培新人和到店面工作。


「重新開始的辛酸難以形容,但感謝主原來有特別的預備。」Chester的兩間新店在2018年開業,2020年初香港出現新冠疫情,而其中一間新店開設在酒店裏。「人人不能出國旅遊,酒店staycation便流行起來,新店的生意不錯,買咖啡的客人多得要排隊。來找我學咖啡的學生也增加不少,我每個周末都要開班,忙碌不已。」三年疫情擊垮了許多食肆,連大集團也被逼倒閉之時,神為Chester預備了避風港,使他能安然渡過。


Ideaology的分店從裝潢格調到咖啡出品全是頂級質素,公司總算站穩陣腳,但直到今時今日各種難關還是會突襲。Chester回首曾經為生計憂心忡忡的日子,原來他早已忘記以前的血與淚。「捱苦是過程和經歷的一部分,在所難免。」他淡淡地說。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着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4章12-13節)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