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何志滌 羅乃萱
男心:「書展」我見
自從上帝帶領師母離開事奉17年的機構,開始新的事奉領域,看到上帝給她在寫作上的才幹,加上她的努力,她出版的書籍已經接近一百本。正因如此,過去二十多年(除了疫情),每逢7月第三周都會在香港書展與讀者見面,藉此鼓勵更多人買書和閱讀。同時,我與師母的「雙劍合璧」也會在星期日晚上在書展直播。我們更沒想到,很多來書展的人都會跟我們打招呼說:「我有看『雙劍合璧』的,繼續努力,加油。」
今年書展首兩天,看到入場的人數並不踴躍,心中難免有一點擔心,沒想到往後五天,總入場人數按大會公布有99萬人,已經達到接近疫情前的人數。雖然,很多報道提到買書的種類比較多是跟小孩的補充練習和遊覽觀光有關的書。不過,從我個人幾天的觀察,看到今年的書展給我們三方面的鼓勵:
一)印刷書很重要:我仍然看到很多拖着大箱子的人來買書,始終看印刷書的感覺不一樣,香港出版學會連續第九年發布「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印刷書閱讀習慣的受訪者與電子閱讀者比例相若。我相信電子書並不會太快取代印刷書。
二)香港閱讀風氣有進步:在同一個調查,提到18歲以下組別的受訪者,有閱讀習慣的超過六成,有紙本閱讀習慣的更達73%,高於前兩年,這消息很值得欣喜。只是,我們在坊間只會聽到香港人不喜歡閱讀,沒有人買書。我相信說這些話的可能是自己不喜歡看書,很自然這等人交的朋友可能也不太喜歡看書,因此,所看到的香港就是不喜歡看書,這種以偏概全的觀念,把香港人定性為不喜歡閱讀。同一個調查指出有紙本閱讀習慣的受訪者中,近三年閱讀數量中位數在五至八本之間。
三)作者出現能增加銷售量:我只參與六天的書展,看到若作者親自出現,就會吸引作者的朋友前來買書和拍照,特別是作者本身有很多粉絲。這次書展看到一位剛退下的校長,可能他真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校長,每次他出現都會有人排隊來買書,他也會為每一位簽名和拍照。
我不否定科技的發達好像讓傳統的印刷書帶來危機,很多大型書店都相繼停業。其實,這等書店停業不一定因為人不喜歡閱讀,而是買書的習慣已經有所改變,就是上網訂書。當然,推動閱讀仍然需要,只是不要常把香港人不喜歡看書掛在口中,這不一定是事實,卻會帶來影響。從這次「書展」我所見,閱讀風氣真的不錯,就讓我們改口說:「香港人很喜歡閱讀,讓我們繼續鼓勵更多人閱讀,閱讀使人除了增加知識,我相信智慧也會增加,人生也能榮神益人。」
女意:書展,不一樣的合作體驗
我們除了是夫妻之外,更是一對好拍檔。
每個星期,我們會拍檔做「雙劍合璧」的臉書及Youtube直播,至今已做了兩百多集,仍然樂此不疲。
但每年的書展,又是另一種體驗。要知道,香港書展一連七天,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承蒙基道書樓厚愛,這些日子一直有機會進駐他們的書攤,進行新書簽名會與讀者會面的服侍。
今年,我的時間表更是排得密密的。先是有鼓勵幼兒閱讀的公開講座,跟着是參與少數族裔繪本的另一個講座分享。到星期天晚上,實行將「雙劍合璧」直播移師至基督教坊舉行。
還記得那個晚上,開始的幾分鐘,觀眾席只有小貓三四隻。心想,為甚麼沒有人來?大家都外出吃晚餐了?那些說好會來捧場的粉絲呢?我試着「叫咪」,更宣示會送給聽眾的精選書籍,仍是見到人來人往,但願意停下來聽講座的不多。
外子見狀,毫無懼色。只說:「我們禱告吧!深信主會讓需要聽的人來!」好吧!憑着信,我們禱告,也開始了這一集的主題「好日子」。
沒想到的是,當我們越講越興奮,越講越有「感覺」的時候,觀眾開始坐滿了。看着他們專注的眼神、踴躍的舉手,還有不少加入的,不願離開的……一個小時的分享,很快便過去。
仍有些想買書得到簽名的,想跟我們聊天的……那刻,看着身邊這位「拍檔」,深深感覺是上主一直奇妙的帶領,讓我們從認識相愛,至如今同工同行45年了。
往後幾天,我們兩個就是絕佳的組合。有誰走過見到我倆,都會說要跟「雙劍合璧」合照,我們更是來者不拒。更多時候,會跟特意前來探望我們的讀者閒聊,記得見到遠自悉尼來港特意到書展給我們驚喜的T與太太,還有一直收看「雙劍合璧」的頭號粉絲,更有一些久違的好友,感激的是有些收到我短訊的朋友特地前來捧場……
「來,來,我們要跟『雙劍合璧』合照!」開心的是,我們一直拍檔努力的這個「品牌」,得到認可,更有回應是從中得着鼓勵造就。
連續七天,我們幾乎天天都在書展坐陣。書攤的負責人說,「我們在,人流也多了!產品也賣得不錯!」
七天過去,大功告成。期待的,就是9月至10月,我們又再拍檔,一起到澳洲悉尼服侍的日子啊。
關於何志滌牧師
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後在安省神學研究院(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獲道學碩士學位。他與妻子羅乃萱蒙召往台灣宣教,四年後回港服侍教會,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約講師。現任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
關於羅乃萱
作家、婦女及家庭工作者。自小夢想當作家,最後夢境成真,卻在人生中途再起飛,進入服侍婦女及家庭的遼闊天地,看見上主有愛,人間有情,家庭復合,正享受這個生命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