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男心女意:小心謹慎

  • Writer: 何志滌 羅乃萱
    何志滌 羅乃萱
  • Jul 2
  • 4 min read

TEXT / 何志滌 羅乃萱



男心:過分小心的我


小學時,父親為了要養活一家八口,工作很忙。母親要照顧六兄弟姊妹和家務,個別照顧的時間也不多,自己做事也會小心,以免不小心所帶來的後果。還記得小學六年級時,因為當時有謠傳說在城門水塘發現有老虎腳印,我跟三位同學就跑到城門水塘去找虎蹤,我記得當時我心中很怕,只能步步為營,不到一個小時就跑回家。


中學畢業後,因為大哥在加拿大定居,他也申請我移居加拿大,還記得一生人第一次乘搭飛機,去到陌生的城市。除了要適應新的環境和文化,一個人住一個小房間,起居飲食都要親力親為。另外,父母沒有能力給我生活費,就要在課餘時間工作,加上暑假也要工作,才能賺夠自己一年生活所需。在外國工作,因為道德觀的差異,自己也要小心與人相處,不被試探所勝。


其實,我總以為自己是小心的人,直到結婚生下女兒後,才發現自己是過分小心,特別當女兒三歲那一年,她在沙發上跳來跳去,一不小心跌在地上。當時,家中的長輩都會說:「不要怕,小孩子一定會跌倒。」只是,女兒不斷地哭,我不忍就帶她去看醫生,醫生說要先觀察到半夜,看她是否會吐,若真的吐,就要馬上進醫院,有可能是腦震盪。如醫生所言,女兒真的開始吐,就馬上送到醫院,結果住了差不多十天醫院,甚至在醫院的頭三天,她有「短期失憶」的現象,感恩看到她漸漸好轉,完全痊癒。自此我認為自己真的是過分小心,不只是不容許女兒站在沙發上,甚至看到別人的小孩站在椅上,也馬上會說:「小心,請下來。」不只如此,就算女兒站在地板上,我會馬上把四周比較硬的物件都移走,怕她跌倒時,後腦會碰到這些物件。當女兒開始讀書,我也不放心她乘搭校車,直到她中學畢業,都是我送她上學,放學也是我安排人去接她,我不想看到任何的意外。所以,當女兒去了美國讀大學的日子,我的心仍然會擔心。師母知道自從女兒經歷腦震盪後,我真的對女兒過分小心,她只會鼓勵我不如多禱告。其實,自己是牧師,當然知道要全然交托,只是說是天下無敵,做的時候是有心無力。

不過,我真的沒有想到,女兒長大,已經生下三個兒子,女兒也不必我去照顧。只是,我沒有想到,當要照顧三位孫子時也會「過分小心」,很怕他們會跌倒,也會盡量保護他們,女兒會跟我說:「我小時候你對我說的話,現在對孫子所說的完全一樣。」


我不知道自己這樣的小心是否不對,我只能說:「小心駛得萬年船。過分小心總比遇上意外好。」


女意:謹慎,非我本性


如果人的本性,有粗心與謹慎之別的話,我肯定是前者。


老實說,我不是真心想「粗心」的。只不過性子很急,辦起事來總是會拿錯文件、上錯車、走錯路之類,也鬧出不少笑話。像有一次去便利店買報紙,買了出來見到停在旁邊的車子(跟我的車子同一顏色、牌子的)就開了車門,坐了上去。但發覺它後邊同樣顏色、牌子的車子司機在不停閃燈,心裏嘀咕着:「我快上車走了,你不斷閃燈幹嘛?」然後,往身邊人一瞧,怎麼不是老公?原來,後面的車才是咱們的。我沒看清楚便上錯車,當時臉紅耳赤,只有跟這位「司機」道歉,趕快回到老公身邊。


這些粗心只是鬧笑話,但走路不帶眼,頻頻摔倒,卻是讓他擔心不已。屈指一算,近兩三年不小心走路跌倒的次數共四次:在看狗狗洗澡興奮過度撞到洗澡池的石牆仆倒,在山頂餐廳門前摔倒,在看七人欖球賽於啟德體育館摔倒,在走過維多利亞公園旁的行人天橋摔倒。每次都摔得傷痕累累,但感恩幸好沒有斷骨或骨折。也許因為這樣的緣故,上主賜了一位十分小心謹慎的老公給我。他是那種衣食住行全包圍的謹慎:


女兒仍念幼稚園時,她每走一步,他都會緊緊拖着,生怕她摔倒。現在當了公公更是「過之而不及」,常常聽到他跟乖孫說:「小心!不要跌倒!」而乖孫在他百般保護下,會讓女兒感覺安全放心。


至於我,則常常是讓他掛心的源頭。相信他最怕接到的電話就是「我暈倒了」、「我跌倒了」。每一趟這類事情發生,我就會見到他「憂心忡忡」的樣子,身邊的人總說:「你知不知道何牧師很擔心你!」我當然知道,但很多時候我更不想他知道,免得他掛心啊!


至於一個粗心大意或習慣了不小心的人,怎樣學習謹慎?照道理是可以的。


如買東西時再檢查一次,看看會否買錯?走路嘗試慢慢走,告訴自己「不要心急,否則會容易跌倒」。更重要的是,做一些重大的決定、簽一些重要文件時,要再三檢查,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不過粗心大意若用在交友之上,卻是一個沉痛的教訓。因為我是那種視「四海之內皆朋友」的人,就會交上很多損友或讓人內耗的朋友。所以最近將自己的交友圈來一個大掃除,開始斷捨離一些「忘恩負義」、「過橋抽板」、「已讀不回」、「旨在利用你」等的「損友」。更重要的「過濾鏡」,就是跟外子商量。他的小心謹慎也用在觀人於微,知道誰該疏遠,誰可深交。


我一直為有這樣一位「謹慎型」的老公而深深感恩,如果不是他,我早就被自己粗心大意的個性自困愁城了!



關於何志滌牧師

畢業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後在安省神學研究院(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獲道學碩士學位。他與妻子羅乃萱蒙召往台灣宣教,四年後回港服侍教會,曾任播道神學院和中華神學院特約講師。現任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同福堂創堂牧師。


關於羅乃萱

作家、婦女及家庭工作者。自小夢想當作家,最後夢境成真,卻在人生中途再起飛,進入服侍婦女及家庭的遼闊天地,看見上主有愛,人間有情,家庭復合,正享受這個生命的新境界。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