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禎甫做事風風火火,年輕時靠着轉數奇快的腦袋在影視界闖出名堂,卻變得驕傲自恃;
誰想到這個囂張的人,今日是以無比謙卑和耐性服事老人的上帝忠僕?
人生短促,年青少艾轉眼成龍鐘老人,在世上剩餘的日子不多,因此陸禎甫爭分奪秒要跑贏死亡向長者傳福音,帶他們轉乘駛往永生的列車。
TEXT / Cherry PHOTO / Stephen Woo 胡斯翰
「百足咁多爪」的陸禎甫(Johnny)喜歡同步涉獵多個範疇,分別在於以前只為餬口,現在則背負着上帝的召命,走進社區四處服事。「只要你說得出的行業,幾乎我都做過!」他說。影視界是他闖出名堂的地方,可以說他乖張的人生上半場、謙卑的人生下半場,與打滾影視界的日子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Johnny的生命故事,不如由他當上梅艷芳的私人司機說起。
影壇新貴縱成驕傲狂人
許多人對進入五光十色的娛樂圈趨之若鶩,而以前做每份工作不超過三個月的Johnny卻是誤打誤撞栽進去的。「媽媽問我有沒興趣做司機,我一聽到是開Benz的工作當然立刻見工!」他上班後才知道職責是接載梅艷芳、張國榮、甄妮等天王巨星出入,梅艷芳經理人看中他長得高大,招攬他成為這位一代天后的私人司機兼保鑣。Johnny請辭後梅艷芳再把他介紹給陳友,他就這樣跟隨陳友學拍戲,第一部作品是擔任《不脫襪的人》的助理製片。
Johnny醒目、反應快,在電影圈扶搖直上,很快便由助理製片升級為製片,合作的演員包括周星馳、張曼玉等巨星中的巨星。《聖經》早已提醒世人「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言》18章12節),Johnny霎時由黃毛小子躍登影壇新貴,變得狂妄自負。他憶述當年的瘋狂行為:「抽煙、酗酒少不了,最高紀錄是晚上開工時一夜抽三包煙;對待人的氣燄非常盛,只要片場上有工作人員叫我不滿意,我就叫他明天不用上班,有時甚至連有名氣的導演也不尊重!」而這個目中無人、縱情煙酒的男人,竟然是一個上教會的基督徒⋯⋯
改變本性 浪子終回頭
「我開始拍電影後碰到一個挺漂亮的女孩子,喜歡上她,豈知她的爸爸是牧師!」Johnny娓娓道來「信主」的經過,「她爸爸問我是否信耶穌,我當然說信,的確我小時候讀基督教學校,每天也有唱詩和禱告嘛!聖誕節的時候,她爸爸又問我是否願意洗禮,我看一看身旁的女朋友,然後說了句『願意』。」他如願以償娶得美人歸,也糊裏糊塗地洗了禮,可是並沒有改掉陋習。「我在教會台上獻完詩,常借故偷偷地到外面抽煙,現在回想也覺得羞辱神!」隨着上帝改變Johnny的生命,他也成功戒煙多年;戒煙不能單靠意志,還要仰賴上帝的幫助。
即使當年這個年輕人信耶穌的「動機不純」,又在花花世界變得越來越自我中心,對逆子懷着慈父心腸的上帝卻始終沒有離棄他,用慈繩愛索為他劃下界線,使這隻迷途羔羊不至於走得太遠;因此縱然Johnny的行為世俗得很,卻稱不上離經叛道,心裏隱約知道有一條不能逾越的底線。「我的家人拜許多偶像,家裏滿天神佛,但我信主後沒有再拜偶像,就算信主初期屬靈生命再差也不拜。」
娛樂圈出名篤信偶像,他想起拍攝最後一部電影《表哥我來也》的經歷:「結局的幾場戲製作費很高,每天要花港幣三十多萬元,可是開拍前一天不斷下大雨,我半夜跪着禱告,祈求上帝令明天不要下雨。第二天我在片場看到公司擺了神壇,用巨型香燭拜祭求停雨,最終雨沒停過,拍不到這場戲。原來上帝會按着祂的時機來應允禱告,假如祂令那天放晴順利拍攝,拜偶像的人便覺得他們的神明靈驗了。」他分享說。
《聖經》「浪子的比喻」描述一段關係失而復得的驚喜(參《路加福音》15章11-32節),Johnny的女朋友移民美國,兩人長途戀愛了一段時間,Johnny嘗過幾乎失去的危機,才知道平凡不過的東西也不是必然,終於浪子回頭,重建與父神的關係:「她移民後我自我反省,發現世上沒有必然的東西,包括信仰。當時我非常『愛蒲』,玩通宵是家常便飯。反省後就算我玩到通宵達旦仍返教會,生命漸漸被上帝改變,發現玩樂不再令我滿足,只有與神親近才能給我真正的快樂。親自經歷上帝的大能後,我不得不順服於祂,決心戒煙戒酒戒驕傲,願意完全歸正。」他分享道。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連江山也是由全能的上帝所創造,祂要扭轉人的本性,易如反掌。
拉麵店成福音禾場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章9節)Johnny離開電影圈後轉投無綫電視計劃和製作《城市追擊》節目,《城市追擊》結束後離開影視界打理自家的廣告公司,為日後成為加拿大味千拉麵老闆埋下伏線,而拉麵店又成為Johnny服事社區的平台。「我的廣告公司負責香港味千拉麵的廣告宣傳及市場策劃,日本總部的社長認為我做得不錯,邀請我幫他們到加拿大開荒,我便帶着一家移民到多倫多。」
飲食生意零經驗的Johnny勇字當頭靠信心虛心學習,遇上困難就跪下求主引路,十多年後店子由一間店發展成今天的連鎖店。Johnny下放管理權給員工,騰出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跟客人攀談和服事長者。他那顆扶老助幼的熱心,是以前受吳宣倫博士和吳主光牧師的講道錄音帶所觸動;直到經營食肆能夠認識各式各樣的客人,他遂把店面變成傳福音的實戰禾場。他打趣說自己「面皮厚,唔怕醜」,容易與客人建立關係和帶他們認識耶穌:「記得有一段時間店裏來了一群年輕人,他們對我在娛樂園的趣聞非常感興趣,每次來吃麵時,也會跟我聊上數小時。最終我帶他們組成查經班,上帝帶領他們逐一信耶穌,連本來同居的男女同學也因為遵行神的話而分開住,最後還結了婚;其中亦有很多同學回港後,帶領全家信主!我沒有吳宣倫博士帶年輕人信耶穌的才能但上帝有,只要我們願意被祂使用,自會應付得到。」
老人佈道是場屬靈硬仗
Johnny第一次正式的老人院探訪,也是緣於一位拉麵店的客人。這位女士的88歲母親生命步向終結,她邀請Johnny去探訪母親。他頻密探訪老太太八個月後見對方的健康每下愈況,遂把握時機邀請她決志信耶穌。「那刻吳主光牧師的信息便浮現腦海,我單刀直入問她怕不怕死?知不知道死後去哪裏?我說她拜觀音70年,這個『神』卻沒有回應過她,不如信耶穌坐上前往天堂的巴士。老太太見我一直拿出真誠照顧她,肯聽我的話信耶穌,我立即請來一位牧師為她洗禮。」他回憶說。
最終上帝接走老太太的時機未到,她的身體動彈不得,後腦和臀部潰爛,痛苦不已。Johnny求主令引致痛楚的神經線失去功能,老太太真的不再痛楚,「上帝真是很厲害!」他驚嘆道。老太太三年後才安息主懷,她彌留之際Johnny趕往陪伴。「當時除了她最疼愛的么子,其他家人都信了耶穌。她很痛苦,整整三個月連話也說不到。我猜想她有心願未了,問她是不是在等么子信主,她掙扎了一會,突然能夠很大聲地說『是』!她的么子在場見到這個神蹟也決志信主圓媽媽的心願,她在兩三日後就離世了。」上帝讓Johnny服事長者時深刻見證主的信實和恩典,然而Johnny也目睹不少屬靈爭戰,尤其當老人家的子女迷信民間信仰:「有婆婆告訴我有火燒她,先夫要帶她走,我為她唱詩禱告後她平靜下來,哪知我再去探望她時看到她的子女請法師捉鬼留下的佈陣,我立刻丟掉。又試過我帶朋友的爸爸信了耶穌,他的子女卻阻撓要放置神主牌,謂叔叔報夢不要做遊魂野鬼。唉,這場屬靈的仗不易打!」
以真誠打動長者信耶穌
「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以弗所書》6章11節)倚靠上帝、謙卑順服,就是Johnny為主出戰搶救長者靈魂的盔甲,上帝也不斷為他安排服事老人的任務,例如開展多倫多常青宣道會(Toronto Evergreen Alliance Church)的老人事工。他笑指這個事工最初是偷偷摸摸開始:「我有主持電台的飲食節目,在街上派基督教報章的時候有位叫Joanne的女士問我關於咖喱的問題,談了一會知道她是住在鄰近長者公寓的基督徒,同樣有心志帶老人家信主,於是她『偷雞』帶我從側門進入傳福音。」
最初事工由Johnny、Joanne和另一位姊妹Winnie開始,五六年後已發展成與長者定期在大堂聚會。長者公寓的住戶已步入人生的黃昏階段,不止要面對少不了的身體病痛,還有孤單、被社會遺棄等落寞感受。「住戶中有不少是獨居的,就算有子有孫也很少去探望他們。我們一班同工付出時間帶他們買餸、出入醫院,又跟他們聊天。那裏的住戶觀察我們多年,看到我們是真誠地關心他們,也比較願意聽我們講耶穌甚至信主。」事奉之路不易走,上帝賜下大大小小的神蹟鞏固Johnny的信心,小至在他雙手抬着物資的時候接二連三碰巧有人開門讓他進門,大至與宣道會合夥擴展事工及成功申請慈善機構牌照成為「多倫多常青宣道會」,終於得以光明正大地聚會。他分享說:「真是很感恩,多倫多餐福宣道會的潘登牧師跟我有同樣的異象服事長者,令同工團隊越來越壯大。現時我們有超過十位同工和中醫師一起服事,最近上帝更派來兩位說國語的牧師夫婦,拓闊了我們服事的層面。」現時有超過40位長者恆常出席崇拜,其餘參與活動的長者超過30人,過去四年便有40人受洗歸入基督;這棵常青樹在上帝恩典的蔭護下,結出纍纍的果子。
盡忠敬老更蒙福
為了服事這群耆英和教他們學習神的話語,同工們絞盡腦汁「搞搞新意思」,例如用人物見證來帶出《聖經》金句,使長者更易理解;舉辦午餐查經班,長者們開開心心一邊吃飯一邊查經;還有中醫養生講座、運動班和卡拉OK比賽等,吸引未信主的長者。這些活動只是帶領他們認識耶穌的途徑,真正的信心則由上帝親自來成就。Johnny述說一樁發生在90多歲老伯伯身上的奇事:
「有一次老伯伯照內窺鏡導致內出血要立即做手術,醫生指手術成功機會僅得20%,而且即使康復也有可能癡呆。他的子女都勸說老伯伯做手術,但他堅持拒絕。第二天他告訴我當時耳邊有聲音告訴他:『不用做(手術),有我在』,他深信是上帝對他說話,便聽從不做手術。結果老伯伯只打抗生素一個月就完全康復,更告訴我他成功做到『金雞獨立』!」
Johnny為長者事工勞心勞力,祝福了許多老人家,但他稱自己反而是最蒙福的那位,他在過程中對信仰的體會,鑄造了更堅實的屬神關係,越事奉越喜樂:「我曾經服事一位愛賭的伯伯,照顧他直到他離世。我覺得自己『任務完成』鬆了一口氣,本來不打算去他的葬禮,但心裏總覺得被催促要去。主禮人讀完經文後,竟然請我幫忙把棺木放進墓穴!上帝是要我更明白祂的心意,祂用我去扶助一個生命,我便要用心跟進,直到對方蓋棺那刻。」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章16節)Johnny正在把握時間帶長者歸主,使他們即使軀體朽壞,內心仍被平安喜樂充盈,一天新似一天。他感慨地說:「我們很容易忽略老人家的需要,但事實上他們的時日不多了,有時候我只是隔一星期再跟長者見面,他們的狀態已衰退很多。多倫多常青宣道會是一個已穩定發展的教會,我們需要更多牧者和同工把事工拓展到其他長者公寓,使老人家帶着盼望享受在地餘下的日子。」
「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利未記》19章32節)敬老、助老是耶和華的吩咐,我們又是否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