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轉運站 被接納的恩慈
- 蘇智瀚
- Jul 2
- 4 min read

一個年輕的未婚媽媽,帶着襁褓中的兒子,與兩個販賣嬰孩的「中介」同行奔走,尋找合適「領養」兒子的家庭;怎料一個佻皮的男孩孤兒偷偷地加入團伙,沿途又被兩個女刑警追捕。2022年的韓國電影《孩子轉運站》(香港譯名,原名為《Broker》)延續了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一貫風格,不同背景的小人物狹路相逢,低調地描繪人性的各種真實面向,在生活重擔裏滲透淡淡哀愁,卻又在細節中發現溫馨趣味。
TEXT / 蘇智瀚 PHOTO / CJ Entertainment
故事由棄嬰開始
《孩子轉運站》是是枝裕和第一部韓語電影。貴為康城影展常客的是枝,不單憑着《孩》片第六次入圍康城影展的主競賽單元,亦令男主角宋康昊成為第一位在康城獲得最佳男演員獎項的韓國演員。
在一個滂沱大雨的晚上,使用假名字善雅的年輕妓女文素英(李知恩飾演)走到一所教會主辦的孤兒院外面,把兒子羽星放在「嬰兒箱」前面的地上,拉開電影的序幕。
「嬰兒箱」是韓國一些教會設置在大門外、具有保溫設備的箱子,讓因為自身原因不能夠養育嬰兒的父母(大部份是未婚媽媽),可以將孩子放在箱內,減低被遺棄嬰兒的死亡率。
素英放下了嬰兒就轉身離開,殊不知她的孩子卻被兩伙人盯上了。
女刑警秀珍(裴斗娜飾演)懷疑教會裏有人將被遺棄的嬰兒販賣,與後輩搭檔李刑警(李周映飾演)在教會外埋伏監視。看到素英將羽星放在地上,秀珍就將他放進「嬰兒箱」。秀珍告訴李刑警,這是因為擔心孩子會冷死,實際上秀珍是想要監控教會負責人販賣嬰兒的過程,尋找抓捕他們的機會。
教會內,值夜班的兼職員工東秀(姜棟元飾演)與假扮牧師的相鉉(宋康昊飾演)接收到羽星,馬上將監控錄像刪除,並且開始尋找「買家」。
在遺棄羽星後的第二天,素英心裏歉疚,決定回去教會,想要領回孩子,教會卻沒有接收到羽星的任何記錄。當素英正想要報警的時候,東秀和相鉉將她攔下,直接承認自己是非法中介,並且勸說素英,與其讓羽星在孤兒院成長,不如讓他們為孩子尋找有責任心的領養家庭(韓國法律規定,如果親生父母沒有書面放棄孩子的撫養權,政府和志願機構不可以安排孩子被領養,只可以將孩子安置在孤兒院)。相鉉強調,自己並非只是為錢,他在尋找領養父母的時候,也很重視孩子的幸福。相鉉還答應將羽星的「領養收費」與素英均分,素英最終同意但要求與他們同行,確保領養父母會善待羽星。
三人就這樣開着相鉉的老爺客貨車一起上路,秀珍與李刑警亦跟蹤在後。相鉉找來的第一對領養夫婦態度惡劣,被素英罵走。之後他們去拜訪東秀成長的孤兒院,離開的時候,佻皮的小男孩孤兒偷偷地登上客貨車,加入了這個非法團伙。
低調方式演繹平凡人故事
是枝延續前作《小偷家族》(2018年)的筆觸,沿用因為生活而拼湊在一起的「非血緣家人」的概念。幾個本來互不相干、各有目的的人走在一起,不是幹甚麼大事,只是為了求生。隨着誤會、矛盾的化解,相互之間產生了微妙的感情關係。是枝的強項是以生活化的片段講淡淡然的故事。整部電影沒有大上大落的激情,卻要求演員用眼神、肢體語言演繹平凡人的故事。
全片的五位成年人主要演員,都是用這種低調的方式,將角色的獨特個性以至背後的故事,向觀眾娓娓道來。
是枝裕和電影的另一個特色,是故事裏往往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
相鉉是人口販子,為了賺取「領養費」從教會偷走嬰兒;但他的個性格溫和幽默,事事為人着想,讓觀眾相信他真的會為孩子尋找最合適的領養家庭。東秀用兼職員工的身份,與相鉉合夥偷走嬰兒,本應是個瀆職貪財的角色設定;但東秀小時候被母親遺棄以及在孤兒院成長的經歷,令他相信能夠找到好的領養父母,孩子一定會比在孤兒院過得好,觀眾願意相信他的善良。素英殺死了讓她懷上羽星的嫖客,先是棄養兒子,之後又同意尋找領養家庭並從中獲得利潤,觀眾起初彷彿摸不透這個女孩是甚麼品性;後來卻看到她處處為孩子着想,擔心孩子會一生背負着「有個殺人犯媽媽」的污名。
耶穌為罪人死是最大恩慈
《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按着自己的完美形象創造了人,人的本性裏都有善良的特質;但當人與上帝關係破裂,又出生、生活在充滿罪惡的世界,人性的各種陰暗面不單會浮現,甚至會主導人的思想行為,往往讓惡蓋過了善,亦讓人失去彼此間的信任。
當人面對自己的陰暗面甚至黑暗的歷史,心中最渴求的是被接納。是枝電影裏的小人物,就是在這種「非血緣家人」裏,找到這份被接納的恩慈。
東秀一直對母親遺棄自己耿耿於懷,但在認識素英後,明白了原來有些媽媽是因為無法逃避的原因,必須棄養孩子;本來想要棄養孩子的素英,代入了東秀母親的角色,體諒、接納東秀無法原諒母親的情感。素英自己則是害怕長大後的羽星無法原諒媽媽是個殺人犯,還把他遺棄;東秀反過來說自己可以原諒素英。兩個人相視微笑,都放下了心裏的重擔。
使徒保羅說:「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基督就為我們死,神就表明他自己對我們的愛了。」(《羅馬書》5章8節,環球聖經譯本)人與人之間的接納固然重要,但更大的接納,是當我們還不認識耶穌基督、與祂為敵的時候,祂已經為我們死的那份恩慈。
關於蘇智瀚
作者為加拿大影音使團義務傳道。原文載於作者Facebook個人專頁「John大叔生活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