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地扎根 在信仰中成長 Audrey的生命教育與文化使命
- 陳倩茹
- Jul 2
- 5 min read

在異鄉的清晨,一縷烘焙香氣從廚房裏飄出;這不是一間普通的家庭廚房,而是一位中文老師、校長、母親、也是主內姊妹Audrey堅持夢想與信仰的生活舞台。2024年,Audrey完成了加拿大 Centennial College 的 Baking and Pastry Arts Management 課程,取得本地專業認證,更培養了她對烘焙的興趣。「這兩年裏,我不單學會專業技巧,更擴闊了對烘焙世界的視野,也認識了很多才華洋溢的同學和教授,讓我對烘焙產生更深的熱愛。」
TEXT / 陳倩茹 PHOTO / 受訪者提供
在異地教中文:挑戰與堅持
移民加拿大後,Audrey深深感受到上主的帶領,使她能繼續從事教育工作。她是多倫多一所中文學校的校長,負責管理由幼稚園至八年級的中文課程和其他課程。「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是在這裏出生的小朋友,中文是他們的第二甚至第三語言。也有新移民的香港人和國內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希望孩子能保持與中國文化的聯繫,於是安排他們在週六上中文課。」
不過,由於平日的學校生活完全以英語為主,學生們在學習中文時難免感到困難。為此,Audrey深知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改變教學方法。「我和我的教學團隊特別注重教學方式的生動性與生活的連結。例如透過互動遊戲、媒體教材、角色扮演等方式和獎勵計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
此外,她更強調語文應用與生活緊扣。「若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中文,例如在華人超市購物、在餐廳看懂中文餐牌點餐、甚至與家中長輩溝通,他們便會意識到學習中文的實用性,學習動機自然大大提升。」
教育與牧養:靈命與生命同行
多年來,Audrey除了教授中文,亦積極參與推動生命教育。「我深信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品格與靈性的培育。」她回憶過去在香港的教學經歷,曾參與設計校本生命教育課程,結合電影教學、校園活動與主題週會,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方向。
「現今的青少年活在一個充滿迷惘與價值觀錯亂的世代,他們的心靈常常感到孤單與困惑。」她分享,《聖經》中主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這句話一直提醒她,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走向豐盛的生命,而這份豐盛來自對真理的認識及與天父的連結。
她提到蔡元雲醫生的著作《一個都不能少》對她啟發甚深,讓她明白作為老師、作為主內姊妹,要有一顆牧者的心,去理解和陪伴學生面對成長的掙扎,在愛與接納中幫助他們找回生命的價值。Audrey期望這些寶貴的經驗,令她在現時身處的地方也可以被主使用, 或許服事學校、教會或社區,分享生命中的信、望、愛。
信仰是她的錨
Audery自小學開始在基督教的學校讀書成長及認識主,每年暑假參加學校與教會舉辦的暑期聖經班。中學時期升讀一間基督教氣氛非常濃厚的中學,並在中一決志信主, 開始參與學校團契、團契職員事奉;中四開始參加北角宣道會崇拜和團契,在教會裏被栽培造就和成長,在大學二年級洗禮加入教會。信主經過就是如此這般平凡簡單。 她感謝神,讓她一步一步去建立信仰。
多年來在香港從事教育工作的Audrey,一向是被照顧的一個,大小事務一向不用煩心,而且多年來在香港有家傭幫忙,處理家中日常事務,自己只是專心教師工作和陪伴兒子,十分自在。
但移民加拿大後,角色轉變為全職家庭主婦,同時兼顧進修、中文學校的工作及孩子的照顧,這一切都不是易事。「由職業女性到全職主婦,白天要準備功課、上課,晚上還要備課和照顧孩子,加上作為校長的行政工作,真的是筋疲力盡。但感謝主的恩典,我們一家人互相扶持,尤其是我的丈夫,雖然他仍在香港牧會,但會特意配合時差,經常打電話回來關心我們。」
她坦言,在異地獨自照顧兩個孩子並不容易,但信仰一直是她堅持下去的動力。「愛是最大的力量,而愛的源頭就是神。雖然有時候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但我每天都抓緊耶穌的手,靠着祂的恩典,一步一步走下去。」每天臨睡前,她都會和孩子們以感恩禱告結束一天,讓心靈得以平靜安穩。
以信仰培育家庭
Audrey的家庭生活亦同樣以信仰為核心。她與丈夫育有兩名兒子,家庭生活以基督信仰為核心。「我們從小就帶孩子返教會、靈修、禱告,學習凡事感恩。兩兄弟的名字分別代表頌讚獨一真神與頌讚生命之主,這是我們信仰生活的印記。」
每天送孩子上學的車程成為家庭靈修的黃金時刻。她與兒子一同使用YouVersion《聖經》App,透過OIA法(觀察Observation、解釋Interpretation、應用Application)一起分享《聖經》話語。「有時是提醒,有時是鼓勵,神的話成為我們每日的力量。」
她深信:「信仰不只是教條,而是生活的實踐。」她會不斷與孩子分享每天的感恩時刻,讓他們看見生活中處處都有神的帶領與恩典。
靈歌與經文:信心的同行者
每當遇到艱難時刻,最能鼓勵她的經文和詩歌便會在腦海中浮現。Audrey不假思索地分享:「我最喜歡的是《路加福音》1章38節——『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這是我每每在困難中所默想的經文,提醒我全然交託與順服。」
詩歌方面,她喜愛《當轉眼仰望耶穌》(Turn your eyes upon Jesus)、《在花園裏》(In The Garden)和《信心的等待》(Wait with Faith)——這些詩歌陪伴她走過無數艱難時刻,成為她心靈的慰藉。
給異地港人的一句話
「在這些年裏,我學會了凡事倚靠主。願每一位在海外打拼的香港人都能找到依靠和盼望。」她誠心鼓勵有着類似處境的讀者,「不要怕傾訴,也不要怕軟弱。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神總會派小天使在你身邊,朋友、弟兄姊妹、教會——都是我們在異鄉的支柱。」
Audrey的生命故事,如她親手揉製的麵包,在時間與歷煉中慢慢發酵,透出信心與盼望的香氣。她以信仰為酵母,愛為溫度,將神的恩典一點一滴揉進每天的工作、家庭與教學中。願我們都能在她的見證中,感受到那份從天而來的信、望與愛,並在自己的生命裏,也活出主所賜的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