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片空蕩蕩的空間,變成漂亮、舒適、實用且能展現品牌風格的商店,這就是室內設計師的魔法。
陳晶晶自小就對室內設計着迷,專一地向着成為室內設計師的目標邁進。今天的她早已夢想成真,回首一直走過的事業路,她發現室內設計師豈止是她的職業,也是奇妙上帝用來裝潢她的人生,為生命髹上豐富色彩的工具。
TEXT / Cherry PHOTO / Andy
相對於許多人尋尋覓覓才找對事業的方向,陳晶晶(Sanny)絕對是幸福的少數。小時候砌Lego傢俬,長大了構思室內空間的裝潢,Sanny對室內設計的熱愛從沒隨着歲月而冷卻。
以謙卑挺過嚴苛的大學生涯
「小時候我們的家庭節目就是跟着爸爸去參觀樓盤,通常小朋友會覺得悶,我卻覺得趣味盎然,摸東摸西『搞搞震』來了解建築材料!」Sanny笑着回憶道。香港中五會考後她從家姊口中得知加拿大溫尼辟有開設室內設計學位課程的大學,而且非常有名,她便立志要排除萬難朝向這個目標進發,冷言冷語也澆不熄這團火。「因為我持學生簽證,當地的朋友都不看好我能夠考入。可是我飛越半個地球就是為入讀室內設計而來,怎可以未試過便認輸?我不忿氣!」
她戰戰兢兢報名,果然落在候補名單;縱然失望,她順服於上帝的安排,照樣在開學日註冊次選的學系,等待機會轉系。「怎料當天回家後收到學校的電話說室內設計系有學生退學,問我是否有興趣入讀,我當然say yes!」即使事隔多年,她說時眼睛仍閃耀着興奮的光彩。
回想申請入讀經歷的波折,她深信是主苦心安排的功課,為要裝備她未來四年艱辛的大學生涯:「現在回想,知道人會軟弱很容易驕傲,所以祂刻意不讓我順利入讀,要我失而復得,用謙卑的心用功學習。」她指系內的競爭極大,就算勤奮得每晚挑燈做project也不確保可以順利畢業,假如心存僥倖面對課業,更加必「肥」無疑:「我那屆100多人入讀,只剩下70多人畢業,到大學第三年仍有人受不了離開。學生都非常優秀,課程要求又極高,所以壓力大到難以形容。」她苦笑說。
這四年課業繁重的大學生涯裏,Sanny還第一趟經歷到人心的詭詐。重視友情的她無端被閨密加罪冤枉,雖然她字裏行間形容這段往事為「小插曲」,但直認當時被傷透了心。淚眼中她仍看到上帝微妙的恩典:「我被人誤會了幾年,甚至痛苦得一度想放棄學業回香港,但當我想到上帝當初如何奇妙地帶領我入讀這個學系,便深信祂不會坐視不理。感恩上帝彰顯了祂的公義,結果冤枉我的朋友竟然『自爆』真相,我也尋冤得雪。我為人比較簡單純真,所以上帝讓我踏入社會工作前先給我這個考驗鍛練一下,訓練我的信心和忍耐。最終祂賜我能力順利完成課程,更以榮譽畢業。」Sanny不僅沒有怨恨這位朋友,更帶她返教會,交由上帝洗淨她陰暗的心。
自卑女孩找回屬神身份
「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馬太福音》10章30-31節)與筆者侃侃而談的Sanny熱情開朗,哪想到小時候的她是一個自信心低又怕事的女孩?全因創造我們的天父深明她的軟弱,點點滴滴轉化她的生命,裝備她日後在職場上無論應對客戶或合作的人,皆遊刃有餘。
「我在三姊弟裏排行中間,我家姊非常漂亮,人人都讚她,而弟弟是么子,自然備受寵愛;我覺得自己好像透明人,自我形象極低。我想家人愛錫我,所以特別乖。」說到這裏,Sanny已忍不住拭淚。她是第三代基督徒,在小學五年級時真正體驗上帝改變人心的力量而信主,容讓耶穌漸漸塑造她的生命。
「我信主後找回屬神兒女的身份,明白祂的愛是無條件的,我不需要靠乖巧和外表能力來博取愛,是一種很大的釋放。我也變得越來越自信,發掘到自己的恩賜——人際關係。」她說。Sanny升中時考進了一間女校,成為少數的外來學生;她非但沒有被同學排擠,反而認識到許多好朋友,女孩們紛紛找她傾訴少女心事。「我可以聽人傾訴很多個小時也不覺厭煩,也容易結識朋友。原來人際關係就是我的強項,即使我不是最聰明、最漂亮,但我也有其他人所沒有的恩賜。」
《聖經》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章17節)昔日害羞得常常躲在角落的小女孩已成褪色的影子,今日的Sanny散發着溫暖的親和力,為基督在人群裏積極地活出見證。
不知不覺 蒙主引路
Sanny從事室內設計行業廿多年,最初由freelancer做起,然後往香港工作四年。香港的設計行業以創意與速度聞名,Sanny這段打工仔日子儼如進入少林寺練武,雖然辛苦不已卻功力大增。她笑言溫哥華的項目很沉悶,回想在香港拼搏的日子,她仍回味不已:「當年只有廿多歲,年輕人不怕捱。當時我負責的項目都有趣不已,包括30,000呎的大辦公室。香港的設計項目花樣很多,讓我大開眼界,我可以說我在香港工作那四年媲美在溫哥華十年!」Sanny推銷設計的對象幾乎全是大公司的CEO,非常講求膽量和口才;而職場少不了的辦公室政治,則考驗着她的愛心和忍耐。「我小時候很怕事怕人,最好由得我隱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偏偏工作卻逼我跳出安舒區。假如沒有上帝的幫助,我根本不可能做到。」她感恩地說。
回流溫哥華後,Sanny告別香港多姿多彩的打工生活重新出發,卻處處碰壁。「因為我已離開溫哥華四年,以前客戶都已經流失了。」面試時老闆們都很喜歡她,可惜即使她表明願意由中層做起,公司還是認為她做不長久,叫她沮喪不已,而已為人母的她為照顧家庭又失去再做freelancer的條件,只剩下唯一的選擇——開公司,Sanny Chan Design Group由是誕生。
「耶和華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以賽亞書》43章16節)Sanny要由零開始建立客戶網絡,原來上帝早在幾年前已埋下伏線,幫她帶來一個賞識她的大客戶。她分享說:「我大學畢業回到溫哥華,湊熱鬧跟一個大學朋友去賣寬頻計劃,因此認識了電訊店的老闆。我開公司後適逢以前的列治文香港仔中心重建成現在的時代坊,電訊店老闆介紹我為時代坊的一間店做設計。誰知時代坊的大老闆非常喜歡我的設計,就這樣我開始成為時代坊主要的商店設計師。感謝主在我不知不覺中便安排這一切為我鋪路,我也逐漸打響名堂。」當你環顧時代坊四周,不少店舖正是出自Sanny的手筆。
逃過911大難 事奉心更堅
無論工作如何繁忙,Sanny仍為上帝的國度獻力,對事奉她從不馬虎。帶敬拜是她最主要的服事,她不諱言敬拜隊練習令她忙上加忙,但她形容練歌非但沒有加添壓力,反而為心靈充電。她在香港工作時是ACM的詩班員,ACM的事奉不止提升了她的屬靈生命,更使她親歷上帝的拯救大能。2001年她和一班ACM詩班員正進行北美巡迴佈道,「我們本來計劃在9月11日從紐約搭飛機前往多倫多,但因安排問題便提早在9月10日啟程,離開紐約前還在世貿大樓參觀留念,怎料隨即發生了911事件!」不但眾人避過大難,連行程也未曾因事件而受影響。「生命的賦予或收取的主宰權都在上帝,這件事堅定了我畢生事奉主的決心。」
事奉也是Sanny體會信仰的窗口。以前她覺得自己祈禱不夠好,很害怕公開禱告,但每一次ACM敬拜讚美會呼召時,詩班員都要為決志者祈禱。「有次我也遵從大會安排,硬着頭皮為一位決志的肢體祈禱。後來我在自己教會帶完敬拜後,有人前來找我相認,原來她就是我在佈道會裏為她祈禱的姊妹。她特地來道謝,說我為她祈禱她很受幫助,其實我覺得自己說得亂七八糟,哈哈!因着這件事我了解到祝福人不是靠口才,而是願意服事的心。我們的能力有限,只要盡力而為,其餘的由神去完成吧。」
用恩賜創造福音契機
公司的辦公枱、教會的講台,皆成為她榮耀上帝的平台。對客戶她負責到底,甚至還會跟裝修師傅角力,所以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友誼,讓她有機會傳福音。有一次她向客戶說到自己沒自信的童年和上帝怎樣改變她,沒想到對方被感動𦹃淚,「原來她也曾經是基督徒和參與教會,但已有一段時間沒再去教會,我便乘勢鼓勵她再返教會。」Sanny時常把握時機出動「聆聽者」的恩賜與客戶攀談,當中不乏傾吐心事的客戶,成為她傳福音的機會。「客戶都覺得我很談得來,感謝主使我信主後重啟開朗的性格,能夠大膽傳福音。」
每個行業都帶來不同的信仰挑戰,而Sanny作為室內設計師,少不免要接觸篤信風水的客人。她試過在擔心收入時接到一間風水裝飾店想找她設計店子,她坦言掙扎不已:「我有想過又不是我本人信風水,當成一般project來做也可以吧?但如果我幫他們設計即是變相宣傳拜偶像,會絆倒人。後來我推掉這單生意,我信得過上帝不會使我缺乏。」
從自卑小女孩到自信的女性,Sanny藉着上帝而改變生命,她昔日以為不可能的事,今日都已成為可能。「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以賽亞書》43章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