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即使我不完美 祝君頴

皓恩


祝君頴(Mimi)是一名中學教師,曾幾何時,她以為討好別人才能得到認同,殊不知過度嚴苛的原則終令自己步入抑鬱的漩渦。在黑暗中,主的亮光驅走陰霾,上帝無條件的愛讓她學懂愛自己,尋回真我。


喜歡音樂的她一直渴望為主所用,直到參加第一屆「天下華人唱出好詩歌」大賽,她方明白生命本身就是一個神蹟的器皿。


TEXT / 皓恩 PHOTO / Andy・受訪者提供



「由相信上帝存在,但未經歷過祂的能力;到知道上帝的大能,但信心不足的我認為祂未必幫助;再到現在,既知道上帝厲害,也深信祂必一生幫助我、帶領我。」Mimi說這場信心的操練歷時二十多年,如今自己仍有不足,但上帝的愛就像最後一塊拼圖,補足了那份不完美。


怎能不討好人?

Mimi從小接受嚴謹的家庭教育,父親出於愛子女的緣故,也為求栽培他們成才,不惜用嚴格方法管教,這很大程度上促使Mimi自小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此外,Mimi分享了一次在小學時期被嚴苛訓練的事。「我讀二年級時,當時的中文老師非常嚴厲,記得有一次默書差兩分滿分,但因格式上犯了小錯,我仍要被老師罰打手掌,我不明白為甚麼我努力做好,仍要被責罰。」在嚴格的學習環境下,Mimi逐漸養成追求完美的心態,以為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外面世界的認同,慢慢地,她開始習慣討好別人,害怕不受歡迎。


Mimi在小學五年級往加拿大讀書,及至升上大學,她有機會隨姊姊返教會認識耶穌。「喜歡音樂的我當然首先被詩歌吸引,講員的分享也很觸動我內心,因此我參加慕道班,姊姊還送了本《聖經》給我,我從新約開始看,越看越覺吸引,上帝的話語戳中我的心。」不但如此,Mimi不止一次禱告蒙主回應,這一切都讓她感受到上帝的真實,因此來到慕道班最後一堂,在導師的邀請下,Mimi順理成章決志了。


大學畢業後,Mimi回港定居,並在一所中學擔任英文教師。初入行教書,她坦言單是備課已感到壓力十足。「我曾經為了預備一張英文工作紙而忙碌到深夜,第二天派給學生卻換來他們的埋怨,彷彿我的努力毫無價值。」隨着工作日漸繁重,加上Mimi力求完美的性格,為了符合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凡事都付出150分精力,不希望有半點差池,終令她繃緊的心弦像橡筋一樣扯得太緊,輕輕一碰便應聲斷裂。


「我曾經很喜歡穿某對波鞋,即使變殘舊了我依然經常穿,有一次男友(現時丈夫)善意地提醒我是時候換鞋了,我卻馬上築起心牆,覺得他在諷刺我,拒絕我整個人,於是一頓飯下來我全程黑臉。」那晚爭吵後,Mimi 察覺到原來她連別人的一丁點意見也不能接受,自我價值似乎出現了問題,因此接下來那個月,她每天在學校的小禮堂禁食禱告,閱讀屬靈書籍,祈求上帝幫助。「上帝透過一本書對我說,我根本不需要怕被拒絕,也不需要討好別人,但當時我卻還未能想像怎可能接受別人的批評和不討好別人。」


從醫治到改變

2019年初,Mimi確診患上抑鬱,經常突如其來痛哭流淚,夜裏輾轉未能入睡,失去食慾,也失去生存意欲。「丈夫帶我去旅行散心,旅行期間一切看似回復正常,但在回程機上,當別人正在吃雪糕、看電影時,我卻又開始不停哭。當時有聲音告訴我,倘若你離開了身體,不就沒有痛苦了嗎?我雖然沒膽量尋死,但卻認同了這個想法,上帝隨即問我,若要賺得全世界人的認同,而賠上自己的性命,值得嗎?」上帝的話讓Mimi幡然醒悟,她一直以來為了討好所有人而忽略自己真正的感受和需要,然而這不是上帝的心意。


「從那刻起,上帝帶我進入深層醫治的旅程,讓我在祂的愛中飲飽食醉,學懂愛自己,然後才有充足的愛對待身邊的人,而不是討好他們,換取世俗的愛來填補內心的缺失。上帝亦透過聖經話語讓我知道患上抑鬱並非終結,給我勇氣和力量重新站起來。」《耶利米書》29章11節:「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當Mimi陷於人生低潮迷失自我時,她抓緊上帝的愛和應許走出困局,更感恩丈夫給予的屬靈遮蓋。「丈夫完全的愛、照顧和支持也很重要,他承擔了家中大小事務,陪我見醫生接受治療,常常為我禱告,他為我撐起了這頭家,我非常感激他。」


用上帝的真理代替負面的思想,聽上去只是內心世界的轉換,不過Mimi的經歷告訴我們,環境確實也會隨之變化。「以前我未懂得將教學工作交託給上帝,只覺得自己受過訓練,理應具教學能力。但上帝教我一切以輕鬆為主,我說老師的工作是教學,怎能容許這種學習氛圍?即便如此,我還是帶着敬畏上帝的心,收起嚴肅的臉孔,嘗試輕鬆地與學生相處,便發現學生開心,面對功課時也不會怨天尤人。到今天,這已經成為我的教學模式,我也常常求上帝賜我幽默感,與學生互動。」



比賽尋見使命

時光若倒流至三年前,想必Mimi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有朝一天會站在台上參賽,在眾多評審面前唱歌。「抑鬱康復後,我偶爾會在街頭唱歌,希望分享愛,我本沒打算參加『天下華人唱出好詩歌』大賽,但上帝告訴我要忠心順服,因此我又有勇氣勇往直前。記得我在面試時唱〈不能震動的國〉,別看我好像很有信心,偏偏緊張得聲音連連顫抖,其實是很怕評判點評我。」Mimi笑道。


Mimi起初未明上帝要她參賽的用意,直到一次工作坊,黃劍文導師分享見證後,隨即拿起結他唱了一首回應的詩歌,每一句都唱進Mimi的心坎去,如今憶起仍難掩悸動。「我找到上帝給我的呼召了,我喜歡音樂,唱過不少詩歌,也分享過生命見證,但原來上帝是要我將詩歌和見證結合,藉此產生震撼的威力,引領人認識主。」


「我們不是要做偶像,而是要做榜樣。」這是Mimi在參賽過程中最深刻的一句話,同時上帝也使她記起一段經文。「『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馬太福音》5章15節)沒錯,我是上帝的傳聲筒,當我在台上分享見證和詩歌,目的為要讓台下的人收到上帝的信息。」


由面試、工作坊、選拔賽、「66強VS」大賽、準決賽到總決賽,Mimi發揮上帝所賜的歌喉演繹一首又一首詩歌,在舞台上盡情唱出對上帝的愛,勇於分享自己不完美的過去,全心全意回應上帝的呼召,最終實至名歸奪得亞軍。她感恩道:「名次對我而言不重要,最重要是上帝藉此告訴我,祂看見我的忠心,我便心滿意足了。比賽結束後,我也回校跟學生分享過程中的得着。」


願今生不枉過

從毛蟲蛻變成蝴蝶,也許只需數星期甚至數天時間,而Mimi生命的蛻變,至少經歷了20年光陰,今天當她回望上帝編寫的劇本時,便更覺「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30篇5節)的真實。「我小時候曾被老師體罰,照理說長大後會討厭做老師,但上帝正正使用這段經歷,提醒我別成為這樣的老師,縱然工作仍然忙碌,但上帝的同在令我的心更穩妥,更有餘力關心身邊的人,把握機會向學生、同事傳福音。」


Mimi雀躍地表示,早前她與學生每星期開啟發小組,討論生命和信仰,又為他們禱告,沒想到先後有兩位學生決志信主。「其中一位學生與母親關係不好,經常發生爭執,我與他一起禱告,也為他母親禱告,慢慢地他們的關係好轉;去年我亦認識一位學生對人生路感到迷惘,我每星期和他一起靈修禱告,帶他認識主耶穌,陪他走過那段艱難的路,後來他信了主,現在也找到方向,我知道是上帝幫助他,很感恩能夠與學生經歷禱告的大能。」


上帝讓Mimi看見校園如同廣大的禾場,有許多人需要上帝的慈愛憐憫,在職場上,Mimi走出低谷的經歷亦讓同事看見上帝改變人心的能力,現時她常與同事相聚禱告、查經,在聖經真理中彼此勉勵同行。「雖然要在教學時間以外與學生、同事開小組,但我不覺累,反而精力充沛!」


「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祂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記上》15章22節)Mimi從前覺得自己很不濟,甚至無法面對自己,但上帝不離不棄的愛猶如泉湧,填滿她內心每個角落,即使她不完美,上帝仍然疼愛她;即使她不完美,上帝仍然使用她。「我一生都要順服上帝的旨意,忠於上帝所託,以詩歌和見證榮耀祂,討主的喜悅,這是我的使命。」Mimi堅定地說。


後記:

Mimi治療抑鬱期間,上帝讓她看見一個畫面——一個少女正在跳芭蕾舞,提醒她要學習與上帝共舞,隨後她在聖靈感動下寫了一首歌〈左一步右一步〉,歌詞中「左一步,右一步,前一步,後一步」描繪的正是十字架的形狀,表達出一生跟隨基督的決心。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