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二零二四大事回顧 加國政壇風起雲湧

Writer's picture: 鄧永璋鄧永璋


每到年底,大事回顧可以說是各大媒體要做的指定節目,很多時還要選出年度十大新聞。若想深一層,其實哪一年沒有大事發生呢?無論是先進工業國或是第三世界國家,每年都會發生各種政壇大事及天災人禍如選舉、地震、火山爆發、戰爭、罪案、暴亂或交通意外等。相信讀者均會同意,每年有大新聞並非甚麼新鮮事,沒有大新聞才是最大的新聞;讓我們一起回顧2024年在國際社會及本國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TEXT / 鄧永璋 



加拿大財長方慧蘭辭職

方慧蘭在12月16日早上,即準備公佈秋季財政報告前夕,突然在社交媒體上公佈自己已向總理杜魯多請辭的消息;這消息對於早已民望低迷的杜魯多及自由黨來說,無疑是一顆巨大的政治炸彈。方慧蘭辭職的原因,主要是不認同杜魯多的理財手法,令財赤持續增加。除了方慧蘭辭職外,聯邦新民主黨黨領駔勉誠亦於12月20日,即杜魯多改組內閣當日,宣佈該黨不會再支持自由黨,並會在國會重開時向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雖然杜魯多連唯一的靠山都沒有了,所承受的下台壓力亦不斷上升,但至筆者執筆的時候他還未宣佈辭職。儘管如此,政治分析家估計聯邦大選極可能在今年提前舉行,有機會從原先的十月提前至三月。


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倒台

就在2024年快將結束,全球民眾準備迎接2025年之際,敘利亞卻在12月8日發生了震驚全球的大事:在敘利亞實施獨裁統治超過50年的阿薩德政權突然倒台,總統阿薩德一家迅速逃離該國前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並得到俄羅斯的政治庇護,敘利亞民眾為了能脫離數十年的鐵腕統治而紛紛上街慶祝。今次武裝推翻阿薩德政權的是叛軍沙姆解放組織,該組織被聯合國、美國及本國列為恐怖組織,而該組織與另一恐怖組織伊斯蘭國亦有聯繫,西方國家很難與其合作,未來局勢如何發展尚有待觀察。


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持續

其實這兩場戰爭都不是在去年發生,但其影響不單止持續至今,且有越演越烈之勢。以俄烏戰爭為例,最初主要是兩國之戰,但11月北韓卻派兵直接參戰,至於中國亦被指暗中援助俄羅斯。另一邊廂,西方各國尤其老大哥美國,則持續向烏克蘭提供先進武器,令該國有實力對抗俄羅斯,兩國之戰基本上已演變成東西兩大陣營之戰。


至於以哈衝突,當初以色列本是受害國,國際社會都普遍支持以色列作自衛反擊,但由於以色列對哈馬斯的攻勢,造成了數萬名無辜的巴勒斯坦平民傷亡,支持以色列的聲音已大大減弱,國際刑事法院更在11月21日,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出了逮捕令,指他犯下戰爭罪及危害人類罪。另一方面,以哈衝突還未結束,以色列同時又開啓了另外兩條戰線,分別與黎巴嫩真主黨及伊朗開戰,令本以緊張的中東局勢更加火上加油。無怪乎外界擔心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都有機會觸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總統大選

在多個民意調查均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的支持度勢均力敵之際,11月5日的選舉結果卻是特朗普以312張選舉人票大勝賀錦麗,令一眾分析家感到詫異。特朗普在多宗官司纏身及險遭暗殺的情況下當選,顯出他有非凡的意志,而他的強勢回歸,更令多國聞「特」色變,因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保護主義甚濃,他在競選時已經揚言要向進口產品大幅加徵關稅,當中包括本國及中國。總理杜魯多深知情況不妙,11月底急忙到美國與特朗普作非正式會面,但卻徒勞無功;如何拆解這困局,就要考杜魯多的智慧了。至於中國方面,特朗普在競選時已表明會向中國進口產品加徵六成關稅,未來這兩大經濟體如何角力,全球拭目以待。


台灣大選及兩岸關係

台灣在1月13日舉行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以高於558萬票當選。主張台獨的賴清德當選,中國大陸方面當然感到很不是味兒,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以民進黨不能代表台灣的主流民意,並強調「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來回應賴清德的當選,而中國究竟何時會武力攻台,美國又會否出兵保台,又再成為熱話。


卑詩省選

省選在10月19日舉行,而今次省選與美國總統大選一樣,同樣勢均力敵,分別只是省選的結果與民調結果吻合。新民主黨今次面對的主要對手並非死敵卑詩聯合黨(前稱卑詩自由黨),而是從未執政的卑詩保守黨,原因是卑詩聯合黨的民意支持度在選前大幅下滑,反觀卑詩保守黨的民意支持度不斷上升,聯合黨黨領馮宜幹最終決定中途退選,讓路給保守黨,這是前所未有的。省選結果是新民主黨險勝,勉强維持多數黨政府的地位,雖然保守黨揚言會在議會內與新民主黨對着幹,但隨着新民主黨與擁有兩個議席的綠黨在12月13日宣佈簽署了合作協議,預計新民主黨在初期的施政還可順利進行。


香港民主派初選案終有裁決

經過了漫長的三年多等待,案件在11月19日終於有了裁決,被指為立法會初選組織者的前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庭被判囚十年,另外三名組織者分別被判囚六年多至七年不等;其餘41名參與初選者則判刑較輕,但仍屬重判,47人中只有兩人獲判無罪。在這47名被告當中,不少都是前立法會議員及社運領袖,他們在2021年初被捕,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大部份不獲保釋,要還柙接受審訊。西方政客都認為一眾被告只是利用憲法給與他們的權利舉行及參與初選,並無違法,但法官不同意這觀點,最終45人罪成被判坐牢。另外,香港在去年還有另一件大事發生,2003年因50萬人上街示威而不能成功立法的基本法23條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終於在3月19日在立法會通過,3月23日刊憲生效。


新天新地

其實各大媒體除了會在年底製作大事回顧節目外,還有一樣必定做的,就是訪問市民有何新年願望,而其中一個慣常的答案就是世界和平。雖然這是大眾的願望,但恐怕就算是回答的人,也不一定相信這個願望會實現,因為歷史所發生過的一切,必定重覆地不斷發生;所謂新聞,其實就是舊聞的重覆,戰爭就是最佳例子。然而,作為基督徒都知道《聖經》已清楚說出到了末世時代,天災人禍只會有增無減,但基督徒與非信徒的分別在於對未來仍存有盼望,因為基督徒相信耶穌必會第二次重臨地上,將真心信耶穌的人接到祂所建立的新天新地,那裏不會再有天災人禍,只會有平安喜樂。期盼全人類都能進入新天新地,這肯定是神每年的新年願望。

「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3章13節)


 

2025大事展望

曾經揚言上場後一天之內就能解決俄烏戰爭的特朗普,說話向來誇大,沒多少人會相信,但若他真的有能力結束這場戰爭,就算要用上數月也是一件美事。除了要處理兩大戰爭,特朗普亦可能要兼顧敘利亞的亂局,以及與中國再次展開貿易戰,令中美關係難以重回正軌。加美兩國之間也同樣會有貿易糾紛,至於由誰來對抗特朗普,今年10月或更早舉行的聯邦大選自有分曉。另外,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志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的審訊結果,也會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案件。



關於鄧永璋

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 經濟系畢業,在溫哥華數家華語傳媒機構任職資深記者及新聞主播,現職Omni多元文化電視台資深記者, 亦是基督教報刊專欄作家,著作有《人在做 神在看》。

分享內容

bottom of page